GB/T 19566-2004旱地糖料甘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

  • 31
  • 0
  • 约1.8万字
  • 约 16页
  • 2017-09-12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期
  •   |  2004-06-22 颁布
  •   |  2004-12-01 实施

GB/T 19566-2004旱地糖料甘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

  1.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3.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ICS65.020.20 B34 荡珍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 19566-2004 旱地糖料甘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sugarcanehighyieldcultivationindry-farmland 2004-06-22发布 2004-12-01实施 一 ~一 -一 -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MN瞥臀裂嚼臀壕臀臀}发“ GB/T 19566-2004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广西甘蔗研究所、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 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影、谭裕模、徐建云、钟健、张江华、罗松、张永丽。 标准分享网 GB/T19566-2004 旱地糖料甘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旱地糖料甘蔗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栽培措施和糖料甘蔗的收获。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糖料甘蔗生产适宜区旱地甘蔗高产栽培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0498 糖料甘蔗 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1 指标 每0.0667hm2亩()产糖料甘蔗5.5t以上,全收获期平均蔗糖分13.5%以上。 3.2 产f结构 3.2.1 每0.0667hm2亩()有效茎:中大茎品种4500条~5000条,中茎品种5000条~6000条。 3.2.2 平均单茎质量:中大茎品种1.2kg-1.4kg,中茎品种 1.0kg-1.3kgo 3.2.3 甘蔗蔗糖分:收获期平均蔗糖分 13.5%以上。 3.3 土坡条件 土体厚度60cm以上,耕作层厚度在20cm以上,质地沙壤土至轻粘土,pH5.5-7.0,有机质2%- 3%,速效磷含量大于10mg/kg,速效钾含量大于80mg/kg的蔗区使用。 3.4 气候条件 要求全年大于10℃的活动积温6000℃以上,年日照时数1400h以上,年降雨量1000mm以上, 海拔 1500m以下。 4 主要栽培措施 4.1 新植蔗栽培 包(括秋植、冬植和春植蔗) 4.1.1 提倡机械深耕深松,精细整地 做到耕深30cm~35cm,耕作层深、松、碎、平。按行距 90cm~130cm开植蔗沟,要求沟深 20cm-30cm,沟底宽20cm-25cm,沟底平整、细碎松土。 4.1.2 选择良种 良种应具有高产高糖和抗逆性、宿根性强等特性,并适应于当地环境条件栽培和满足制糖工艺要 求。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增产增糖率比当家品种提高10%以上的中、大茎高产高糖优良品种。品种选择 参见附录A (资料性附录)。 4.1.3 播种 4.1.3.1 冬植蔗宜于 11月初至 1月底 立(冬至立春前),春植蔗于2月初至3月 立(春至春分),秋植蔗 于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下种 处(暑至秋分)。 4.1.3.2 秋植蔗可采用全茎作种,冬、春植蔗应选用蔗株梢部的蔗茎作种。种茎要求新鲜、蔗芽饱满健 壮、无病虫害。 GB/T 19566-2004 4.1.3.3下种前种茎要剥去叶鞘,用利刀斩成双芽或三芽段,蔗种要进行消毒,防止烂种。可用5%石 灰水溶液浸种,以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