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汽车驾驶模拟训练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2001-09-18 于晓辉
我国目前汽车驾驶培训学校4000 余所 (不含军队),教练车10 万余辆,年培训量300 余万
人,行业年收入近80 亿元,然而年利润确不足15 亿元,利润率在 10—20%之间徘徊,原因何
在?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行业内部的因素而言,究其根本原因,是培训成本高而培训
效率低所至。在培训行业垄断经营的年代里,这个的问题并不突出,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建
立和成熟,“合理成本”与“合理价格”的矛盾将会日益突出。因而,大幅度地提高汽车驾驶员
培训效益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运用科学的培训手段,采取低成本高效率的培训方法,是获得
市场生存可能的必由之路,因此,汽车驾驶模拟训练技术也就应运而生。
所谓模拟培训技术它是现代培训方式的一种,是在设备、场地、材料等环境条件受限制的
情况下,通过使用某些廉价的仿真替代品来进行培训,以提高操作者技能的训练过程。汽车驾
驶模拟培训技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培训效率和降低培训成本,据资料介绍,前苏联、东欧、北
欧、美、日等国培训专家强调:“把汽车模拟驾驶训练和场地驾驶训练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
是极为成功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将来还会继续使用。”由此可见,模拟与实车相结合的训练
方法是公认的一种科学的训练方法。
多少年来,为普及和推广模拟培训技术,投入的人力不下万人,投入的财力不下亿元,然
而至今为止,在全国范围内,模拟设备的覆盖率仍不足5%,既使已拥有模拟设备的单位,其
模拟设备的利用率也不足50%,多少公司加盟进来,又多少公司暗然转行,为什么?笔者想就
此谈一点浮浅的认识,请各位专家指正。
一、模拟训练技术的沿革与现状
(一)国际模拟培训理论的发展
模拟培训技术最早起源于 1881 年美国工程师F.W.泰勒(Frecerick.W.Taylor) 的“时间研究”,
其成果对于二十世纪初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推行的“泰勒制”曾产生过很
大影响。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泰勒等学者“按科学来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制定最精确
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统计和监督制等等。”显然,他们为技术培训的科学化进行了开创性
的研究。但是,研究者们只是着眼于对人的外显的操作动作进行客观分析,较少涉及人的心理
因素,实际上是把人与机器等同起来,其结果是,在这种片面的实用主义观点指导下所设计的
“合理的动作结构”与劳动者的心理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冲突。因此,这种培训也未完全达到提
1
高生产率的目的。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进行了军事飞行员的心理选拔和操作能力的训练研究。一些研究
者认为,技术培训是通过练习和指导来进行的神经—肌肉的调节活动,研究的主要对象应是生
理活动,而不是认识或心理活动。这种把微动作简单相加、被动反应的机械主义培训观点显然
妨碍了人的技术能力的提高。不过,从行为的角度客观研究人的操作技能的掌握规律,特别是
借助一些教学机器等现代化手段进行培训,在技术教育中也是取得了一定成效的。直至今日,
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的思想对于国外培训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影响,如美国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机
器模拟(Machine Simulation) 的成果就是一个较好的说明。但是,当时仅仅局限于对人的技术活
动的外显指标进行研究,过份强调人对于机器的被动适应,这种培训思想是无法满足科学技术
进步对受培训者不断更新的要求的。
英国学者亚伯特(A.Abbort )早在三十年代就指出:“一个技术工人必须具备的条件,不是
能够理解特定的作业所需要的特定技能,而是通过使用简单的工具能够处理各种各样材料的那
种手、眼、心经过系列训练所学到的需要适应性的一般技能。”他这里所指的显然是得到概括化、
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主要强调人的认知能力。近年来,西方培训学者在员工培训的研
究方法上也有一些新的进展。在需求评估(needs assessment )方面,普遍采纳麦吉(W.McGehee )
和塞耶(P.W.Thayer)1961 年提出的观点。他们认为,应该把培训作为工作组织中的一个亚系统
来看待。在设计培训方案时,可以从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三方面来进行。而 1983—
1997 年间发表的有关论文在评价个人需求方面又增加了第四个方面,即人口统计分析,这使得
此种方法超越了组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