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33001-1998亚麻本色布.pdf

  • 5
  • 0
  • 约2万字
  • 约 16页
  • 2017-09-11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FZ/T 33001-2010
  •   |  1998-12-25 颁布
  •   |  1999-07-01 实施
  1.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3.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FZ/T33001-1998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中国纺织总会1995)纺科标16号文通知,对FZ/T33001-1991亚《麻坯布》进行 修il,的,本标准参考前苏联国家标准lOCT101380-1979《亚麻混纺交织内衣通用技术条件》,IOCT 357-1975《亚麻混纺交织织物品等鉴定技术条件》和参照采用日本法人麻制品检查协会1984年制定的 麻《织物检查标准》的内容。 本标准修改了FZ/T33001-1991的以下内容: 1.对原标准名称、适用范围进行了修改和调整。 2,修改了产品品种、规格一章的内容,删除了原编号、代号及规格等 3.修改了技术要求中4.1,4.2两条的内容。 4.修改了外观疵点评等的部分内容,并单列为第5章。 5.修改了试验方法中采用程度的表述方法。 6.修改了附录A,附录B的内容,增加了附录C,附录Do 本标准评分办法改为1,3,5,1。分制,优等品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一等品相当于国际一般水平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于1991年首次发布。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FZ/T33001-1991, 本标准由原中国纺织总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亚麻纺织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归口。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纺织产品检测中心、哈尔滨亚麻纺织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小凡、林莉、郭桂香、靳兴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33001一1998 亚 麻 本 色 布 代替FZ/T33001--1991 Flaxgreyfabric ,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纤维用、油纤两用亚麻本色布的分类、技术要求、布面疵点的评分、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机织生产的纯亚麻及亚麻交织本色布的品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3923.1-1997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条样 法 GB/T4666-1995机织物长度的测定 GB/T4667-1995机织物幅宽的测定 GB/T4668-1995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GB/T4669-1995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T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 FZ/T32001-1998 亚麻纱 3 分类 3.1 亚麻本色布的品种、规格,根据用户需要,由生产部门设计制定。 3.2 亚麻纱的公制支数必须符合FZ/T32001支数系列。 4 技术要求 4.1 技术要求项目包括织物组织、幅宽、单位面积质量、密度、断裂强力、布面疵点等六项。 4.2 分等规定 4.2.1 亚麻本色布由物理性能与布面疵点两项结合评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低于三 等品为等外品。 4.2.2 分等规定见表1, 国家纺织工业局1998一12一25批准 1999一07一01实施 Fz/T33001一1998 表 1 允 许 偏 差 项 目 标 准 优等品 一等品 二等品 三等品 织物组织 按产品规定 符合设计要求 付 甘 W 汀 姜 水 付 百 议 仟 安 水 幅宽 cm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