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 0
- 约6千字
- 约 8页
- 2017-09-11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修订
- | 1996-05-23 颁布
- | 1996-12-01 实施
-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
GB 16381一 1996
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Diagnosticcriteriaandprinciplesofmanagement
ofoccupationaldentalerosion
职业性牙酸蚀病是较长期接触各种酸雾或酸哥所引起的牙齿硬组织脱矿缺损,其临床表现除前牙
牙冠有不同程度的缺损外,还表现有牙齿对冷、热、酸、甜等刺激敏感,常伴有牙眼炎、牙眼出血、牙痛、牙
松动感等,严重者牙冠大部分缺损,或仅留下残根,可有份腔暴礴和牙位病变。
1主皿内容与适用范圈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在工作中接触各种酸雾或酸醉引起的职业性牙酸蚀病。
2 诊断原则
根据接触酸雾或酸醉的职业史,以前牙硬组织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参考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结
果,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牙齿硬组织疾病后,方可诊断。
3 诊断及分级标准
3.飞观察对象
前牙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牙齿为可疑牙酸蚀者,可列为观察对象。
3.2 一度牙酸蚀病
前牙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牙齿为一级牙酸蚀者,可诊断为一度牙酸蚀病。
3.3二度牙酸蚀病
前牙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牙齿为二级或三级牙酸蚀者.可诊断为二度牙酸蚀病。
3.4 三度牙酸蚀病
前牙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牙齿为四级牙酸蚀者,可诊断为三度牙酸蚀病.
4 治疗原则
4.1有牙本质过敏症状者,可给予含氟或防酸脱敏牙青刷牙或含氛水漱口,必要时可用药物进行脱敏
治疗。
4.2 一度牙酸蚀病是否要作牙体修复,可视具体情况决定。二度牙酸蚀病应尽早作牙体修复.三度牙
酸蚀病可在牙位病及其并发症治疗后再进行牙体修复。
5 劳动能力鉴定
5.1 观察对象:每半年复查一次,不需作特殊处理.
5.2一、二、三度牙敌蚀病:治疗修复后,在加强防护条件下,可不调离酸作业。
国家技术监,局1996一05一23批准 1996一12一01实施
Gs16381一1996
健康检查的要求
6.1 凡从事接触酸或酸配作业的人员应进行就业前体检和定期健康检查,根据接触情况每1^-2年体
检一次。
6.2 体检时除作一般常规体检外应详作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检查。
职业挤忌证
么 严重的牙釉质发育不全或其他全口性牙体硬组织疾病;
h . 影响呼吸的各种鼻腔疾病,
么 错牙合畸形所致前牙前突外露和深复牙合所致下前牙过度磨耗。
GB 16381一1996
附 录 A
口腔检查要求及判断荃准
(补充件)
A1 口腔检查英求
Al.1询间病史时应注意有无牙痛史,疼痛的部位及性质,属自发痛还是激发痛,激发因子等。
A1.2 口腔检查应有适宜的照明(日光或灯光均可),使用口镜、探针、镊子按视诊、探诊、叩诊等作常规
检查。必要时加做冷热刺激试验或电活力测验,X线摄片检查等。检查结果按牙位分别记录。
A2 牙酸蚀判断签准
A2.1可疑牙酸蚀(代号o):唇侧牙釉质表面光滑、发亮,切端透明度增加,切缘图钝;或牙面透明度
降低,呈毛玻瑞样乳白色,但无牙实质缺损。
A2.2 一级牙酸蚀(代号I):仅有唇面牙釉质缺损,多见于侧唇切端1/3,切缘变薄、透亮;或唇面中部
牙釉质呈弧形凹陷性缺损。表面光滑,与周围牙釉质无明显分界线。
A2.3二级牙酸蚀(代号I):缺损达牙本质浅层,多呈斜坡状,从切缘起,削向牙冠唇面。暴露的牙本质
周围,可见较透明的牙釉质层。
A2.4 三级牙酸蚀(代号,):缺损达牙本质深层,在缺损面暴露牙本质的中央,即相当于原髓腔部位,
可见一圆形或椭回形的棕黄色牙本质区。但无髓腔暴露,也无牙砚质病变。
A2.5 四级牙酸蚀(代号N):缺损达牙本质深层,虽无舫腔暴露,但有牙髓继发性病变;或缺损已达髓
腔;或牙冠大部分缺损,仅留下残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FZT 33001-1998 亚麻本色布.pdf
- FZT 33002-2003 苎麻本色布.pdf
- FZT 91018-1996 纺织机械渐开线圆柱齿轮加工工艺规范.pdf
- FZT 91020-1998 不锈钢设备制造工艺规程.pdf
- FZT 91021-1999 纺织零件及成品防锈材料与工艺规范.pdf
- FZT 33009-1999 苎麻色织布.pdf
- FZT 33010-1999 苎麻卷烟带.pdf
- FZT 34004-2003 涤麻(苎麻)混纺印染布.pdf
- FZT 40001-1992 丝织物平滑度试验方法 斜面滑动法.pdf
- FZT 40003-1997 桑蚕绢丝试验方法.pdf
- GB 16382-1996 职业性皮肤溃疡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pdf
- GB 11751-1989 医用高分子软管 尺寸系列.pdf
- GB 11793.2-1989 PVC塑料窗力学性能、耐候性技术条件.pdf
-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pdf
- GB 16549-1996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pdf
- GB 16689-2004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pdf
- GB 16690-1996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pdf
- GB 16691-2008 便携式丁烷气灶及气瓶.pdf
- GB 16787-1997 30MHz~1GHz 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辐射测量方法和限值.pdf
- GB 16788-1997 30 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 电缆分配系统抗扰度 测量方法和限值.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