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第一章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
1.1矿区概述 1
1.2煤层特征及媒质 8
第二章 井田开拓 13
2.1井田境界及可采储量 13
第三章 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18
3.1矿井工作制度 18
3.2矿井设计服务年限 18
第四章 井田开拓 20
4.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20
4.2井筒 20
4.3工业广场确定 21
4.4阶段参数确定 21
4.5确定开拓方案 22
4.6矿井基本巷道 31
第五章 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 39
5.1煤层的地质特征 39
5.2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39
5.3采煤方法 47
第六章 矿井运输与提升 57
6.1大巷运输方式 57
6.2皮带选型 57
6.3辅助运输 57
6.4矿井提升 57
第七章 矿井通风 60
7.1矿井通风系统选择 60
7.2采区通风 63
7.3掘进通风 66
7.4矿井所需风量 73
7.5矿井通风阻力 78
7.6矿井主要通风机选型 84
7.7概算矿井通风费用 91
7.8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 92
第八章 矿井排水系统 94
8.1 概述 94
8.2 排水设备选型 94
8.3 水仓及水泵房 100
8.4 排水技术经济指标 103
第九章 技术经济指标 104
第十章 煤矿新技术 106
致 谢 108
参考文献 109
第一章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矿区概述
1.1.1矿井地理地形和交通
(1)地理位置
平顶山煤田位于河南省中西南部,分布于平顶山宝丰、襄城县、叶县、郏县、鲁山县境内,平顶山煤田有平顶山矿区和韩梁矿区组成的。
平顶山矿区东起沙河、汝河交汇地带附近,南至湛河北岸、西至红石山、北至汝河,东西走向长达38公里,南北宽约10~20
(2)地形特点
平顶山煤田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分区渑池~确山小区,地处汝河以南,沙河之北的伏牛山余脉低山丘陵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向东红石山、龙山庙、擂鼓山、落凫山、平顶山、马棚山、焦赞山绵延不断,山脉呈北西走向,组成分区的地表分水岭。海拔高度一般在400~600
矿区有专用铁路与国铁京广线、焦支线相连接,国铁京广线、焦支线分别通过矿区东部和西部,孟庙铁路线通过平顶山市与京广线、焦支线相连接;东距京广线孟庙火车站70km,西距焦支线宝丰火车站28km。矿区专用铁路线与孟宝线平顶山东站相接。公路以平顶山市为枢纽,有柏油公路通向附近各县市,东与四通八达的许南公路相连,交通便利。
平煤集团公司十矿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区东部,程平路何庄北,km,如图1-1所示
1.1.2矿区气候条件
根据平顶山历年的气象资料,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燥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多风干旱,夏炎热多雨,秋晴和日照足,冬寒冷少雪。年平均降雨量794.6mm,年最大降雨量为1323.6mm(1964),最小降雨量为373.9mm(1966),雨季一般集中在7~9月份。历年平均蒸发量为2269.2mm,年最大蒸发量2825mm,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年平均气温为15℃,最高气温42.6℃(1968.7.18),最低气温-18.8℃(1955.1.30)。常年风向多为北西和北东,以北西风的风速最大,为24m/s;无霜期大致190-220天,最大
积雪厚度为16cm,冻土最深22cm。
图 1-1平煤十矿交通位置图
1.1.3矿区水文
本区属于淮河上游水系。矿区地表水系不发达,沙河、汝河流经矿区的南部和北部边缘,沙河距矿区最近3.2km,最大洪峰流量3300m3/s,旱季流量0.8m3/s;汝河流经煤系之上,最大流量3000m3/s,旱季流量0.28m3/s。湛河在煤田南部自西向东流过。湛河宽50m左右,流量0.08~7.8m3/S;沙河宽150~250m,流量0.8~5120m3/S。河上游为白龟山水库。
井田范围发育着冲沟和季节性小溪,多数沟宽15~20m,平时为干沟。井田东南部地势平坦,泄水条件不好,易积水形成小面积内涝洼地。比较大的月台河发源于尹充村冲沟,从井田中部流过,属间歇性小河。该河受大气降水补给,冬季河床干涸断流,雨季呈涓涓细水,大雨时山洪暴发,经冲沟汇入河中,汛期历史最高洪水位可达92m,最大洪峰流量8000m3/h。
1.2.1井田地形
十矿井田位于平顶山煤田东部,平顶山市东北部平顶山、马棚山之间的山口以南的开阔山前冲积平原上。井田的东南部为开阔的冲积~洪积平原,西北部为砂岩组成的山岭,山脊平缓,山坡陡峭,约为30°,向南逐步过渡到平原。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有平顶山,北部为马棚山,山的相对标高为+360m~+460m,平原一般+80~+100m。井田最高峰马棚山海拔462.7m。
本井田地质勘探工作始于1953年9月,先后由中南地质局401勘探队、河南省地质局、中南煤炭工业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