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芳及诗歌创作.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何其芳 何其芳(1912年—1977年) 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红学”理论家。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是“汉园三诗人”之一。著作主要有:散文集《画梦录》(成名作),诗集《预言》,红楼梦的研究也颇有建树。 《汉园集》(诗集)与卞之琳、李广田合著,1936年,商务出版社   《画梦录》(散文集),1936年,文生出版社   《刻意集》(小说、戏剧等合集),1938年,文生出版社;增删本.1940年,文生出版社   《还乡日记》(散文集),1939年,良友出版社;又名《还乡杂记》,1943年,桂林工作社   《预言》(诗集),1945年,文生出版社;增删本,1957年,新文艺出版社   《夜歌》(诗集),1945年,诗文学社;增订本,1950年,文生出?版社;增删本又名《夜歌和白天的歌》,1952年, 人文出版社   《星火集》(散文集),1945年,群益出版社   《星火集续编》(散文集),1949年,群益出版社   《关于现实主义》(论文集),1950年,海燕出版社   《西苑集》(论文集),1952年,人文出版社   《关于写诗和读诗》(论文集),1956年,作家出版社   《散文选集》,1957年,人文出版社   《诗歌欣赏》(论文集),1962年,作家出版社    《何其芳诗稿》,197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   《何其芳选集》(1—3卷),1979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一个平常的故事》(散文集),1982年,百花出版社   《何其芳文集》(1—6),1982年—1984年,人文出版社   《何其芳诗文选读》,1986年,四川教育出版社   《何其芳散文选集》,1986年,百花出版社   《何其芳集》,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翻译书目:   《何其芳译诗稿》,1984年,外国文学出版社   被列入课本的书目:   《一夜的工作》是表现周恩来总理的尽职尽责的美好品质的文章   《一夜的工作》被列入人教版六年级第13课。   《生活是多么广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热爱与追求   《生活是多么广阔》被列入人教版六年级综合复习的第2课。 《秋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 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 似的乌桕 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 了。   溪水因枯涸 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 在牧羊女的眼里。 中心思想(表达感情)   本文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姿的乡村秋景图。诗不长,只有三节,却将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皆收笔下。这是栖息在农家的秋天,是游戏在渔船上的秋天,是梦寐在牧羊女眼里的秋天,是充满诗意的秋天。   全诗通过描写幽谷、农家、渔船、牧羊女,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营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秋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幅画面是“农家丰收图”。这里不是写某个农夫,而是写普遍的农家活动。写了两个场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篱间背瓜果。山谷伐木置于篇首,丁丁声悠远地飘来,诉诸听觉;震落了清凉的露珠,诉诸视觉和触觉,真是一片世外风光,启迪人追思那邈远的印象,《诗经》中不是有“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之句吗?“飘”和“幽谷”在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不过那都是写虚的,用的是比喻义、引申义,用在这里才是写实的,别有一番情韵。背瓜果所伴随的心情和表情在诗中未点明,但读者可以想到,那是欣喜、笑盈盈的。“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这节诗的末尾,来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秋天)西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 第二幅画面是“霜晨归渔图”。其中“雾”“霜”这些表现环境氛围的词(还有上一节的“露”),也是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的,传达出清凉、冷寂、朦胧的气氛。画面还包括一系列活动:撒网,收渔,摇桨。这些平常活动画面在这里都蕴含着淡而远、清而静的神韵。“轻轻”一词常在何诗中出现,在此仿佛“信手拈来”,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也许在早年何其芳的心目中,秋天就真的是这么宁静、悠远。 第三幅画面是“少女思恋图”。这节诗从野草、蟋蟀和溪水写起,相当于古人所谓“感兴”的写法,即先言他事,由兴而感,由景入情。野草寥廓,溪水清洌,这本不是人的活动,其后必有续言,那就是少女心怀恋情。大自然繁嚣的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却变化清静了,人在

文档评论(0)

传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