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6 卷第 5 期 大 气 科 学 Vol. 36, No. 5
2012 年 9 月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Sept. 2012
郭准, 周天军. 2012. 新旧两个版本 GAMIL 模式对 1997/98 强El Niño 年西太平洋暖池区独特云辐射强迫特征的数值模拟 [J]. 大气科学, 36 (5): 863-878,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2.11211. Guo Zhun, Zhou Tianjun. 2012. The cloud-radiation forcing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during 1997/98
simulated by two versions of LASG/IAP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6 (5): 863-878.
新旧两个版本 GAMIL 模式对 1997/98 强 El Niño 年
西太平洋暖池区独特云辐射强迫特征的数值模拟
1,2 1
郭准 周天军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摘 要 1997/98年强El Niño背景下西太平洋暖池区云辐射强迫的变化,表现出诸多不同于以往的特征,已经成
为检验气候模式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准。本文基于卫星资料,分析了大气环流模式GAMIL1.0和2.0版对上述现象的
模拟能力。结果表明,GAMIL1.0模式对热带地区云辐射特征分布,尤其对西太平洋暖池区的长(短)波云辐射
强迫及其异常的模拟结果均和观测接近,但其模拟的长(短)波云辐射以及净云辐射冷却作用的强度均偏强,且
模拟的1998年异常亦不如观测明显。GAMIL2.0对热带云辐射强迫空间分布的模拟较GAMIL1.0存在一定改进,但
其未能模拟出1998年暖池地区云辐射强迫异常。对比观测发现,暖池区云辐射强迫的模拟偏差主要源自模式对该
处云量、云水路径及云垂直结构的模拟偏差。在GAMIL1.0 中,它们共同造成模拟的短波云辐射明显偏强,而其
相互补偿使长波云辐射模拟略好于前者,导致模拟净云辐射冷却作用过强。在GAMIL2.0 中,高估的云水路径致
使短波云辐射过强,而其模拟云量、平均云顶高度偏低则导致长波云辐射强迫偏弱。模式的晴空短(长)波辐射
通量过高(低),亦对模拟短波云辐射强迫以及净云辐射冷却作用偏强有影响。
关键词 云辐射强迫 模式评估 El Niño 西太平洋暖池
文章编号 1006-9895(2012)05-0863-16 中图分类号 P43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2.11211
The Cloud-Radiative Forcing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during 1997/98 Simulated by Two Versions of LASG/IAP
Atmo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NCEP_NCAR再分析资料所揭示的全球季风降水变化.pdf
- NCEP+全球预报系统在ARM+SGP站点预报大气温度、湿度和云量的检验.pdf
- 暴雨过程中对流云合并现象的观测与分析.pdf
- 北半球冬季欧亚遥相关型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_.pdf
- 大气环流模式SAMIL模拟的夏季全球加热场和东亚夏季风.pdf
- 东亚冬季风综合指数及其表达的东亚冬季风年际变化特征.pdf
-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活动与长江中下游梅雨异常关系的研究.pdf
- 多级扰动法——静力扣除及其在非静力模式设计中的可应用性.pdf
- 环北京地区空气污染指数与降水的周循环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分析.pdf
- 基于MTM-SVD方法的黄河流域夏季降水年际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分析.pdf
- 夜间稳定边界层中间歇性湍流热通量的+提取及其谱特征.pdf
- 一种分离时间尺度的统计降尺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以华北汛期降水为例.pdf
- 印度洋海盆增暖及ENSO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pdf
- 云凝结核浓度对WRF模式模拟飑线降水的影响:不同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的对比研究.pdf
- 灾害性大风发生机理与飑线结构特征的个例分析模拟研究.pdf
- 中国春季降水异常及其与热带太平洋海面温度和欧亚大陆积雪的联系.pdf
- 中国东部地区前冬季节来临早晚与夏季降水的关系探究.pdf
-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际变化与东中国海及邻近海域海温异常的关系.pdf
- 中国冬半年区域持续性低温事件的前期信号.pdf
- 广播电视工程工艺接地技术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