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的多尺度特征.pdf

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的多尺度特征.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7 卷第3 期 大 气 科 学 Vol. 37, No. 3 2013 年5 月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May 2013 孙建华, 赵思雄, 傅慎明,等. 2013. 2012 年7 月21 日北京特大暴雨的多尺度特征 [J]. 大气科学, 37 (3): 705–718,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3. 12202. Sun Jianhua, Zhao Sixiong, Fu Shenming, et al. 2013. Multi-scale characteristics of record heavy rainfall over Beijing area on July 21, 2012 [J]. Chi- 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7 (3): 705–718. 2012 年 7 月 21 日北京特大暴雨的多尺度特征 1, 2 1 1 1, 3 1, 3 孙建华 赵思雄 傅慎明 汪汇洁 郑淋淋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北京100029 2 中国气象科学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摘 要 本文采用观测和NCEP 分析场资料对2012 年7 月21 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特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水 汽来源和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7.21 ”北京暴雨过程是高低空与中低纬系统共同配合 的结果,暴雨发生在“东高西低”的环流形势下,低涡、切变线、低槽冷锋和低空急流为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 天气系统;孟加拉湾至西太平洋地区热带辐合带(ITCZ )活跃,其中热带气旋的活动有利于水汽向东亚大陆输送, 此次暴雨过程中华北地区的水汽源地包括孟加拉湾和我国东部的渤海、黄海等,低层的水汽主要来自东部,中层 的水汽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北京的强降雨有两段,第1 段降雨虽然发生在冷锋前,但有明显冷空气的侵入,并与 地形和东风的作用有关,第2 段降雨对流的组织和增强与冷锋强迫相关。在有利环境下,中尺度对流系统频繁发 生发展,持续时间长,且稳定少动是此次特大暴雨形成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暴雨 水汽来源 低涡 冷锋 中尺度对流系统 文章编号 1006–9895(2013)03–0705–14 中图分类号 P44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3.12202 Multi-Scale Characteristics of Record Heavy Rainfall over Beijing Area on July 21, 2012 1, 2 1 1 1, 3 1,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