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脊竹蝗空间状况及抽样技术的初步研究.pdfVIP

黄脊竹蝗空间状况及抽样技术的初步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 20卷 第 1期 竹 子 研 究 汇 刊 v ol 20,No 1 200 1年 1月 JOURNAL OF BAMBOO RESEARCH Jan 200 1 黄脊竹蝗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的初步研究 叶小瑜 陈顺立。 黄金聪 张金发。 邓秀明 (1福建省南平市彝防柱疫站 .甫平 ,353000{2福建林学院 ,甫平 ,353001t3福建省明埋 国有林场 ,嘲误 ,865200) 摘 要 本文采用聚集度指标法和 回归分析法 ,对黄脊竹蝗在林间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 ,并采用刀 切法给出了聚集度指标的估计 区间 ,3次设计最优拟合提高了回归模型参数 的精度 ;结果表 明,黄 脊竹蝗在林同为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 关黛调 黄脊竹蝗}空问格局}抽样技术 毛竹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福建省现有毛竹林面积 6O多万 hm ,由于缺乏科学经营 ,人 为干预对毛竹林生态系统的破坏 日趋严重 ,从而使毛竹林生态系统的 自然平衡受到破坏 ,病虫 害的发生也 日趋严重,严重影响到竹材材质和竹笋的产量、质量 。黄脊竹蝗 (Ceracrlskiangsu Tsai)是毛竹林的重要害虫之一,在我省毛竹产区常暴发成灾。新竹受害后枯死,壮年竹受害后 虽不致死,但 2~3年不发新芽 ,被害竹竹腔 内往往积水,竹纤维遭破坏而失去经济价值 。近年 来在我省武夷山、南平、建瓯等地相继发生黄脊竹蝗、青脊竹蝗、短角蝗等多种竹蝗混台危害, 给闽北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损失。为了促进该虫的综合治理 ,揭示种群的空间结构,为确 定最佳抽样方法 、最适取样数和序贯抽样提供理论依据 ,提高预测预报 的精度 ,于 1998~1999 年对黄脊竹蝗的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上梅乡厅下村和 明溪林场,竹林面积 107.5hm ,以 Ⅱ、Ⅲ、IV 度竹为主 ,平均胸径 9era,立竹度约 2250株 /hm 。选取不 同虫 口密度 、不 同坡位 、坡向的标准 地 lO块 ,每块标准地调查 3O个样方 ,每样方面积为 lm ×lm,调查黄脊竹蝗跳蝻 (3龄前)虫 口 密度作为分析单元 1.2 空间格局潮定方法 (1)聚集度指标法 采用扩散系数 C,丛生指标 I,Cassie指标C ,扩散型指数 I,平均拥挤 度 M ,聚块性指标 M /x,负二项分布K值进行空间格局的测定 。 (2)聚集度指标的刀切估计 由于通过的聚集度指标 只能对 昆虫种群的空间格局做出定 性 的估计 ,同时对处于临界边缘的指标做 出的判断具有较大的粗糙性 ,本文采用刀切法对聚集 度指标进行区间估计 ,该方法是 Qnen。uiI1e(1965)提出的一个非参数估计方法 ,不受参数统计 收稿 日期 :200005—20 *本研究为福建省 自搽科学基金资助聩 目(编号 c97o2,3)的部分内容 维普资讯 I期 叶小瑜等 黄脊竹蝗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的初步研究 73 分布的限制 ,同时可给出估计值的定量说 明。 (3)回归分析法 采用 1wao聚集度 回归模型 M 一 + ,Taylor的幂法则 S=aX ,即 IgS。=iga+blgX,兰星平 (1991)M 一‘V 回归模型M 。一 + s。对空间格局进行判定 ,并应用三 次设计最优拟合计算模型参数,分析种群聚集或扩散的原因。 2 结果分析 2.1 聚集度指标的分析 各标准地聚集度指标测定结果见表 I,从表 中可 看出各标准地的c、k、M /x的值均大 于或接近 1,I、c 的值均大于或接近 0,各标准地 K值均小于 8,根据判定标准 ,黄脊竹蝗跳蝻 的空间格局趋于聚集分布 。为了进一步判定是否属于聚集分布,采用刀切法作检验测定。 2.2 刀切法估计 黄脊竹蝗跳蝻的聚集度刀切估计结果见表 2,采用刀切法得出估计区间,能鞍直观地反映 种群密度及其分布规律,克服 了聚

文档评论(0)

文档集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