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养生学论文:
浅论老子的养生学
摘 要: 老子的《道德经》文笔洗练、言简意赅,立意高远、哲理深刻,虽寥寥五千余言,却涉及到诸多领域的思想内容。老子养生学对中国传统的宗教养生文化的影响深刻。《道德经》虽不是一部养生书,但却包含着丰富的养生思想,提出了养生学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具体的养生方法。本文主要从“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功成身退”、“以啬养生”和“以静养生”四个方面讨论老子的养生方法。 关键词: 老子 养生原则 养生方法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被胡适先生称为中国哲学的始祖,在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之中,隐藏了丰富的养生思想。老子的养生思想是我国古代养生思想的理论基础,几乎所有的养生家和医学家都受到其养生思想的影响,被后世诸多大家加以继承、借鉴和发扬。 “道法自然”是养生的根本原则。老子根据这一原则,提出了一系列修身养性,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具体的养生方法。 一、道法自然的养生原则 “道”在中国思想史上早已出现,但是并不具有哲学意义,老子自阐发之后,便将“道”提升到哲学范畴的高度。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道”是万物之本原,创生了天地万物,孕育了生命。从宇宙生成和演化的过程看,万物是从阴阳和合来的,阴阳是从气来的,气是从道来的,所以道是万物的源泉。 二、清心寡欲和淡泊名利的养生方法 在“ 天人合一”宇宙观指导下, 老子提出“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的养生思想, 道法自然的养生观强调人们必须保持一种恬淡虚无的心境, 即老子所谓的“ 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尽可能避免各种情志活动对气血有序运行的干扰, 实现生命活动在自然状态下的自律运行, 以达到养生目的。 老子认为人的养生应该淡泊无为, 少私寡欲, 返朴归真。他说: 众人熙熙, 如享太牢, 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 如婴儿之未孩, 累累兮,若无所归。 (《道德经二十章》) 在老子看来,人就应该像初生的婴儿一样,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中,从而会比较通畅,精气运动阻力就少,经常放松身体,保持柔弱的状态,精气运动就活跃,生命力就旺盛;像初生婴儿那样, 过一种无知、无为、无欲、无求的完全自然的生活, 这样才能保其精神, 达到健康长寿。 老子认为人在生活中,会受到物欲、性欲、情欲等各种欲望的干扰,而使人忧伤烦恼。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青、黄、赤、白、黑为“五色”,宫、商、角、徵、羽为“五音”,辛、酸、咸、苦、甘为“五味”,金银珍宝为“难得之货”。在这里,老子为人们道出了一个虽说简单,但并非人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道理:过于追求形而下的感官刺激与享乐,非但无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反易使人的身心备受伤害,在各种各样的奢侈乐中,人的精神外驰而不知复返,迷于享乐的对象而难以自拔。所以老子提出最基本的养生方法是清静寡欲,进入最佳的养生境界。在老子看来, 最好的生活应是一种淡泊无为、少私寡欲、纯朴自然的生活。 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就是说人若清静,就会正确地去立身处世,如做人要正派,做官要公正廉明,等等。《道德经》中“清静”、“无为”是两个颇相类似的范畴,同时,它和“寡欲”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道”的部分表现。在后来的道教中常以它的“无为”或“寡欲”作为一个连用的术语,如道经中所说的“清静无为”或“清心寡欲”。 三、以啬养生的养生方法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治理天下,奉敬上天,均要爱惜精神,积累精力。因为精神不妄泄,就能够心德备全;心德备全,就能够回归到自然的本性。 “啬”,是《道德经》养生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名词术语,“啬”的内涵是爱惜、积蓄、节约。它的含义就是内敛精气、积蓄能量,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啬, 就是惜气养身, 要制怒不生气, 不无端地消耗, 才能保持青春活力。老子善于将治国之道与养生之道融为一体。治理国家要多藏俭用,养生亦应“培蓄能量,厚藏根基,充实生命力”。养生以啬,就可以使生命的根基厚实,精神充沛,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所以《道德经》将“啬”视为重要的养生方法,通过运用这一方法可以始终保持“深根固蒂、长生久视”的状态。 四、以静养生的养生方法 只有心灵静寂,才能洞察事物的本质规律, 洞察到万物的生长和死亡这一生生不息的宇宙奥秘。用于养生, 老子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天性的守静, 身心圆融于道境, 就可以懂得养生之道。 中国的知识分子向来重视精神修养。诸葛亮在《诫子书》的开篇便谆谆告诫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QE工作思路与规划.pptx
- 2024年(高级)政工师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docx
- 2024铁路工程投资控制系统操作手册.pdf VIP
- 临床诊断与治疗.ppt VIP
- 22 2024年香港华夏杯四年级竞赛初赛数学试卷.docx VIP
-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pdf VIP
- 王杰:腾讯游戏SRE在复杂异构业务中的云原生服务实践.pdf VIP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5四川九河环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宜宾市新绿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批第二次员工招聘2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蒙德IMS-MF流伺服驱动器使用说明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