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士傑-劇本I 荷珠新配.懸絲人.今生今世.docVIP

金士傑-劇本I 荷珠新配.懸絲人.今生今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戲 劇 館 金士傑 劇本Ⅰ 荷珠新配.懸絲人.今生今世 著者——金士傑 總策劃——汪其楣 主編——曾淑正 特約編輯——陳珮真 美術協力——石某N唐壽南 發行人——王榮文 出版發行——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臺北市汀州路3段184號7樓之5 郵撥/0189456-1 電話/(02)2365-1212 傳真/(02)2365-7979 香港發行——遠流(香港)出版公司 香港北角英皇道310號雲華大廈4樓505室 電話/2508-9048 傳真/2503-3258 香港售價/港幣67元 法律顧問——王秀哲律師N董安丹律師 著作權顧問——蕭雄淋律師 2003年5月1日 初版一刷 行政院新聞局局版台業字第1295號 售價新台幣200元(缺頁或破損的書,請寄回更換) 版權所有N翻印必究 Printed in Taiwan ISBN 957-32-4900-6 http : // E-mail: ylib@ 出 版 緣 起 定場詩——為戲劇館揭幕 戲劇閱讀的時代來臨了。 人類的想像力透過文字,成為呼風喚雨的語言,成為激盪心靈的場景,成為情緒綿延、思質起伏、不易言喻的,感性上的認知。 觀劇的即時性、臨場感,相對於私密閱讀的無遠弗屆、不限時空。與眾同歡共泣的集體行為,相對於在一己的當下,就形成最小單位之劇場的恣意與精準,不僅在今日的都市生活中互補並存,而且造成分享熱鬧與探索門道之間更為雋永的循環。 戲劇既是一個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中最成熟的表達方式,戲劇亦被視為學習行為中最自然有效的摹擬、感染與散播。台灣戲劇活動頻繁,成為不可忽視的文化動力,各年齡、各階層對舞台演出有無盡的興趣與嚮往,許多人透過劇場這樣的藝術與紀律,凝聚了集體的心靈,展現了個體獨特的才華,迸發了性情深層的創造力,在舊有制度和觀念的重重障礙下,台灣劇場的創作,仍然有令人亮眼心動的表現。這樣的創作人才和創作影響值得鼓勵和累積,而未來人文藝術永續發展中對於戲劇資源與教材的渴求,更使遠流責無旁貸地負起開設戲劇館的使命。 目前以出版台灣各劇種的創作為主,外來作品為輔。戲劇文學,演出圖譜、記實,劇場各項設計及聲光圖、文錄,表、導演思維與實踐的闡述探討,劇場相關藝術與製作的原理、方法及科技種種,都是館裡的戲碼。 戲劇觀眾及讀者將在劇場及網路內外滋生、互動,戲劇藝術家和劇場工作者,在戲劇館內外也有更大的空間和不同的表達機會,透過不斷的搬演與閱讀,甚至殊途另類的再製作、再發揮,屬於大眾的戲劇館,提供藝術經驗多元的流通與薪傳的未來。 戲劇開館,精采可期。作為出版者,在此為您提綱挈領、暗示劇情,一如傳統戲曲的演員粉墨登場之時,先吟唱一曲定場詩詞,與觀眾一同期待所推出連台好戲的無限興味。 金士傑 劇本Ⅰ 出版緣起 書生金士傑的多元創作/吳靜吉 9 如金寶之寶/賴聲川 12 自序:我醞釀已久的舞台世界 16 荷珠新配 23 懸絲人 89 今生今世 115 金士傑作品年表 183 〈推薦一〉 書生金士傑的多元創作 吳靜吉 千呼萬喚終於等到金士傑醞釀已久的劇本出版,在台灣他的《荷珠新配》可能是被大學生搬演最多的劇本,如果是歐美日,他光是靠「智財」即可無後顧之憂地過日子,過去二十年台灣尚無此習慣,若真有此習慣,收集在這三冊裡的其他六個劇本,很可能因《荷珠新配》的豐收而沒機會與更多人分享。 這一切似乎都要從蘭陵劇坊的時代談起,其實除了《永遠的微笑》是表坊的製作,其他全部都在蘭陵期間創作演出的。 如果1978年金士傑沒有接下耕莘實驗劇團的團長,他大概也不會認識吳靜吉,而我們也可能不會一起從挫折中成長。他在蘭陵的第一個作品是《包袱》的動作劇,背著包袱的掙扎歷程,其實是在反映他和其他的團員上我課的心路歷程,我敢保證,最後留下來的核心團員主要的是來自他的說服,如果他不是團長,他們可能早就跑掉了。醞釀創意、體驗創作、建構意義其實不需要那麼辛苦,至少應該苦中作樂。我的課正好挑戰了他們習慣的「話」劇思考模式,因此才會苦,可是金士傑「多元智慧」的潛能也從此一一覺醒。 《包袱》驗證了金士傑運用肢體語言創作的才華,但他同時也擅長用語文創作劇本,《荷珠新配》的改編,其實是二度創作,語言的靈活運用,幽默對白的轉換,使舊戲重生。金士傑在改編再創和執導《荷珠新配》的時候,從小在家庭裡耳濡目染的京劇戲胞便不自覺的活躍起來,那時候我對他的期待是:「能夠融合京劇的身段和默劇的技巧,進而創造出一種新型的劇種。」 他需要學習默劇的技巧,他需要珍惜並善用被動吸收的京劇經驗,他的運氣真好,「新象」邀請箱島安來台演出,箱島安需要一位助手,許博允和我異口同聲地說「金士傑」。箱島安回國去了,卻在金士傑的身上留下許多默劇的技巧。 許博允又邀請法國馬歇默叟來台演出,他們也見了面。在飯局中,馬歇默叟對我說:「金士傑是個默劇的天才,但要學馬派則太晚了

文档评论(0)

renw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