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考古学的回顾与前瞻.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考古学的回顾与前瞻 陈仲玉 一、台湾“前考古学”发现的古迹与古物 我国台湾地区的文化发展史和年代学迥异于祖国大陆。如果用文字书写历史的出 现,为史前时代和历史时期的分划,那么大约400年以前台湾的历史均属史前史的范 畴。由于史前史的年代久长,考古学对于台湾历史的研究着力尤多,成为很重要的学 门。现代考古学在台湾的建立,始于1896年,日侵占时期学校教师粟野传之丞在台北 市郊芝山岩发现一件石器,因而被认为是台湾现代考古学的肇始年…(金关、国分, 1950)。次年即有伊能嘉矩和宫村荣一在台北市圆山发现贝冢遗址。此后在台湾各地不 断出现史前时代人类的遗迹与遗物,引起日本学者的注意。如鸟居龙藏、森丑之助和鹿 野忠雄等人投入考古学的工作。 事实上,古代遗迹遗物的出现,在台湾历史文献中早有记录。首先是日人伊能嘉矩 引《诸罗县志》卷十二《杂记志·外纪》: 明郑时、目加溜湾开井、得瓦瓶。识者云:“是唐宋以前古窠”。惜其物不 传,亦不知此瓶瘗自何时?未开辟之先,又何得有此瓶而瘗之也。 并且指出此条文献是台湾考古遗物出土的最早记录”J。尹章义叉另举四则清代的文献, 有关“考古”发现的记载,撰成专文;指出这些均为“前考古学”的记录,对于史前时 代和历史时期的考古具有若干意义”J,此所谓“前考古学”的发现,其实何止于此。陈 光祖在最近发表一文,指出台湾地区最早“考古”发现的记录应是1622年在澎湖县湖 西乡龙门村历史时期发现汉人居址。1692年在该县望安岛东部,味银屿附近海域发现 沉船。台湾本岛最早的发现是1642年,东部原住民在Taeabul山区发掘出水晶器与金属 项圈的记载。自1622年至1896年之间的“考古”发现列举有:(1)古基址二处;(2) 贝冢三处;(3)古墓葬三处;(4)古船遗物六处;(5)掘出陶器地点四处(包括上文所 述明郑时期的一处发现);(6)出土中国磁器三处;(7)出土古钱多处;(8)出土石、玉 器五处;(9)出土金属器二处;(10)出土古炮三处;(11)发现古碑四处等【4]。 其时台湾现代考古学尚未萌芽。前人多未能认识古代的遗迹与遗物对于其确实的年 代和背景亦着墨不多,器物细节亦描述不清。但就陈光祖所列举的十一类古迹与古物, 以及三十余处出现各式各样“考古”遗迹与遗物的地点来看,它们几乎涵盖所有现代考 古学研究的器物和项目内容。诚如所言:“这批材料不但可以提供考古学史研究者研究 台湾“前考古学”的资料,也可以提供我们今日从事遗址调查与器物分析研究的参 中国考古学跨世纪的回顾与前瞻 考。”15 二、日侵占时期的考古工作 1895年,台湾、澎湖被日本侵占。是年日本在刚得到这处新占领地时,即注意到 台湾岛上人种之复杂性;尤其是除了汉人之外的土著族群,即当时所称的“番人”。所 以,最初来台的学者,多是有人类学背景,从事调查原住民为目的。另外就是某些生 物、地质、矿产等方面,凋查土地资源的专家,如鹿野忠雄就有生物学的背景。 当时由于日本侵略者有这样的一种需求和学者尽心投入调查工作的驱动力量,1928 年,在“台北帝国大学”(即国立台湾大学的前身)文政学部史学系,设立“土俗人种 学讲座”。邀请到一位具贵族身份又获得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的移川子之藏氏 为讲座教授。单就这讲座的名称即可了解,“台北帝大”设此讲座主要仍然It2土著人种 学为其鹄的。我们从移川氏于《台湾高砂族的系统所属之研究》一书可以窥其究竟”’。 考古学在日侵占前半期,由于移川氏所主导的考古田野调查与发掘工作,实在寥寥无 几,并且多无详细而正式的发掘报告。这时期的考古学可说是人类学者的附带工作,史 前遗迹与遗物也多是学者们在调查所谓“番地”时的“副产物”。 日人国分直一与金关丈夫合著《台湾考古志》一书中,将日侵占时期台湾先史学的 研究分为三期:第一期始自1897年,伊能嘉矩和鸟居龙藏俩人所研究圆山贝冢,到 “台北帝大”设立“±俗人种学讲座”。第二期,自1930年至1934年间,倾向进行有组 织的发掘。曾经发掘垦丁遗址三次,另有苏澳新城、埔里大马磷等地史前遗址。第三 期,始于1939年,移川子之藏、宫本延人和国分直一发掘台南二层行溪南岸的大湖贝 冢遗址,以及其他十五处遗址。另增加许多和中国大陆相关的重要资料,并经由实际资 料得以考证台湾先民文化的系统”]。所以,日侵占时期的后半段,才有考古专业研究工 作。

文档评论(0)

higu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