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源候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诸病源候论》 宋.曹元方 2009年4月11日 于吉林 郁仁 序 臣闻人之生也,陶六气之和,而过则为诊;医之作也,求百病之本,而善则能全。若乃分三部九候之殊,别五声五色之变,揆盈虚于表里,审躁静于性韵,达其消息,谨其攻疗,兹所以辅含灵之命,裨有邦之治也。国家丕冒万宇,交修庶职。执技服于官守,宽疾存乎政典。皇上秉灵图而迪成宪,奉母仪而隆至化。明烛幽隐,惠绥动植。悯斯民之 苦,伫嘉医之拯济。且念幅员之辽邈,闾巷之穷厄,肄业之士,罕尽精良;传方之家,颇承疑舛。四种之书或阙,七年之习未周,以彼粗工,肆其亿度,夭害生理,可不哀哉!是形HT 怛,或怀重慎,以为昔之上手,效应参神,前五日而逆知,经三折而取信,得非究源之微妙,用意之详密乎?盖诊候之教,肇自轩祖;中古以降,论著弥繁。思索其精,博利族众,乃下明诏,畴咨旧闻,上稽圣经,旁摭奇道,发延阁之秘蕴,敕中尚而雠对。《诸病源候论》者,隋大业中太医巢元方等奉诏所作也。会粹群说,沈研精理,形脉之证,罔不该集。明居处、爱欲、风湿之所感,示针 、挢引、汤熨之所宜。诚术艺之楷模,而诊察之津涉。监署课试,固常用此。乃命与《难经》《素问》图镂方版,传布海内。洪惟祖宗之训,务惟存育之惠。补《农经》之阙漏,班禁方于遐迩。逮今搜采,益穷元本,方论之要殚矣,师药之功备矣。将使后学优而柔之,视色毫而靡愆,应心手而胥验。大哉!昧百草而救枉者,古皇之盛德;忧一夫之失所者,二帝之用心。弭兹札瘥,跻之仁寿,上圣爱人之旨,不其笃欤。 翰林医官副使赵拱等参校既终,缮录以献,爰俾近着,为之题辞。顾惟空疏,莫探秘赜。徒以述善诱之深意,用劝方来;杨勤恤之至仁,式昭大庇云尔。谨序。 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玉清昭应宫判官中散大夫尚书左司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 判馆事上护军常山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二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宋绶奉敕撰 一、中风候 中风者,风气中于人也。风是四时之气,分布八方,主长养万物。从其乡来者,人中少死病;不从其乡来者,人中多死病。其为病者,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其入经脉,行于五脏者,各随脏腑而生病焉。 心中风,但得偃卧,不得倾侧,汗出,若唇赤汗流者可治,急灸心俞百壮;若唇或青或黑,或白或黄,此是心坏为水。面目亭亭,时悚动者,皆不可复治,五六日而死。 肝中风,但踞坐,不得低头,若绕两目连额上,色微有青,唇青面黄者可治,急灸肝俞百壮;若大青黑,面一黄一白者,是肝已伤,不可复治,数日而死。 脾中风,踞而腹满,身通黄,吐咸汁出者可治,急灸脾俞百壮;若手足青者,不可复治肾中风,踞而腰痛,视胁左右,未有黄色如饼粢大者可治,急灸肾俞百壮;若齿黄赤,鬓发直,面土色者,不可复治。 肺中风,偃卧而胸满短气,冒闷汗出,视目下鼻上下两旁下行至口,色白者可治,急灸肺俞百壮;若色黄者,为肺已伤,化为血,不可复治。其人当妄,掇空指地,或自拈衣寻缝,如此数日而死。 诊其脉,虚弱者,亦风也;缓大者,亦风也;浮虚者,亦风也;滑散者,亦风也。 二、风候 风邪之气,若先中于阴,病发于五脏者,其状奄忽不知人,喉里噫噫然有声,舌强不能言。发汗身软者,可治;眼下及鼻人中左右上白者,可治;一黑一赤,吐沫者,不可治;汗不出,体直者,七日死。 三、风口噤候 诸阳经筋,皆在于头。手三阳之筋,并结入颔颊;足阳明之筋,上夹于口。诸阳为风寒所客则筋急,故口噤不开也。 诊其脉迟者生。 四、风舌强不得语候 脾脉络胃,夹咽,连舌本,散舌下。心之别脉系舌本。今心、脾二脏受风邪,故舌强不 五、风失音不语候 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也。会厌者,音声之户;舌者,声之机;唇者,声之扇。风寒客于会厌之间,故卒然无音。皆由风邪所伤,故谓风失音不语。 《养生方》云醉卧当风,使人发喑。 六、贼风候 贼风者,谓冬至之日,有疾风从南方来,名曰虚风。此风至能伤害于人,故言贼风也。 其伤人也,但痛不可得按抑,不可得转动,痛处体卒无热。伤风冷则骨解深痛,按之乃应骨痛也。但觉身内索索冷,欲得热物熨痛处,即小宽;时有汗。久不去,重遇冷气相搏,乃结成瘰 及偏枯;遇风热气相搏,乃变附骨疽也。 八、风角弓反张候 风邪伤人,令腰背反折,不能俯仰,似角弓者,由邪入诸阳经故也。 九、风口候 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 僻,言语不正,而目不能平视。 诊其脉,浮而迟者可治。 《养生方》云夜卧,当耳勿得有孔,风入耳中,喜令口 。 十、柔风候 血气俱虚,风邪并入,在于阳则皮肤缓,在于阴则腹里急。柔风之状,四肢不能收,里急不能仰。 十一、风痱候 风痱之状,身体无痛,四肢不收,神智不乱,一臂不随者,风痱也。时能言者可治,不能言者不可治。 十二、风退候 风 退者,四肢不收,身体疼痛,肌肉虚满,骨节懈怠,腰脚缓弱,不自觉知是也。由皮肉虚弱,不胜四时之虚风,故令风邪侵于分肉之间,流于血脉之内使之然也。经久不瘥,即变成水病。

文档评论(0)

shier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