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经椎弓根入路与单侧经椎弓根外极外侧入路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比较.pdfVIP

双侧经椎弓根入路与单侧经椎弓根外极外侧入路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比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骨伤2012年 12月第25卷第 12期 ChinaJOnhopTrauma,Dec.2012,Vo1.25,No.12 ·975· · 临 床 研 究 · 双侧经椎弓根人路与单侧经椎弓根外极外侧入路 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比较 王兆红,吴德慧,马超 ,戴维享,吴继斌,赵猛 ,冯杰 ,韩猛,田银鹏 (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 ,江苏 徐州 221009) 【摘要】 目的:分析经双侧椎弓根穿刺和经单侧椎 弓根外极外侧穿刺入路治疗骨质疏松症性椎体压缩骨折 (os— 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OVCFs)的优缺点。方法 :对 2008年 1月至 2010年 12月收治的54例骨质疏 松症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男24例 ,女30例 ;年龄 59~88岁,平均 66.9岁。其 中采用双侧椎 弓 根入路者26例(双侧组),采用单侧椎 弓根外极外侧穿刺入路者 28例(单侧组),对两组入路 的骨水泥注入量、术 中放 射投照次数、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率、血管神经并发症等进行观察,通过VAS评分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 比较 ,通 过影像学资料观察伤椎局部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比率并评估畸形恢复情况。结果:双侧组和单侧组的骨水泥 注入量、术 中放射投照次数、手术时间、VAS评分分别为 (6.6+0.8)ml和 (6.8+1.5)ml,(21.7~4.0)次和 (17.9+3.6)次, (40.5~5.5)min和(31.6~9.1)rain,(2.8~0.6)分和 (3.1~0.5)分;影像学指标局部后 凸Cobb角和椎体前缘压缩比率分别 为(7.6~2.0)。和(6.9~2.6)。,(18.1~5.8)%和(16.5~6.1)%。两组均无血管神经并发症,骨水泥渗漏率双侧组3例(11%), 单侧组 3例 (10%);两组在 VAS评分、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但在术中放射投照次数、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经双侧椎 弓根入路和经单侧椎 弓根外 入路均能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但经单侧椎 弓根外穿刺途径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医源性放射线损伤。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外科手术 DoI:10.3969d.issn.1003-0034.2012.12.002 Comparisonbetweenbipedicularapproachanduni—extrapedicularapproachinapplicationofvertebroplasty WANG Zhoo—hong, De—hui,MAChao,DAIWei—xiang,WUJi—bin,ZHA0 Meng,FENGJie,HANMeng,TIANYin-peng.Depart- mentofSpinalSurgery,theAffiliatedHospitalofSouth—EastUniversity,XuzhouCentralHospital,Xuzhou221009Jiangsu,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analyze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bipedicularapproachanduni—extrapedicularap— proachofvertebroplastyintreating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 (OVCFs).Methods:FromJanuary2008to December2010,53patientswithOVCFs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Therewere24males,30femaleswithanaverageage 0f66.9years(ranged,59to88years).Amongthem,26casesweretreatedwithbipedicularapproach,28casesweretreated withuni—extrapedicularapproach.Thedataofbonecementinjection,radiologyexposuretim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