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脑卒中第二节脑梗死.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是一个脑卒中高发大国,每年国家要投入巨资用于卒中的预防和治疗,而且各种联合治疗方案层出不穷。 最近北京安贞医院专家在国际“卒中”杂志上发表的中国-MONICA-北京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在这样积极的防治措施下,我 国脑卒中发生率还在以每年8.7%的速度增加,到2020 年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人将由现在的200万增加到370万。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脑 卒中发生率则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 4.临床表现 4.3 大脑前动脉:不常见,一侧可引起对侧偏瘫,(下肢重上肢轻)、强握反射及尿失禁。双侧受累时可引起情感淡漠、意识模糊,偶可出现缄默状态及痉挛性截瘫。 4.4 大脑后动脉:可有同侧偏盲、对侧偏身感觉丧失、自发的丘脑性疼痛、或突然发生不自主的偏身抽搐症;优势半球受累时可见失读症。 4.5 椎-基底动脉:眩晕、复视、眼球运动麻痹、共济失调、交叉瘫、瞳孔异常、四肢瘫痪、进食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4. 临床表现 5.辅助检查 5.1 头部CT及MRI:可显示脑栓塞部位和数量。 发病后24-48小时内,CT可见病变部位低密度改变,出血性梗死在低密度梗死区见1个或多个高密度影。 5.2 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或升高,出血性梗死时红细胞增多。亚心炎产生细菌栓子,故脑脊液中白细胞增加。蛋白常升高,糖含量正常。 5.3 其他:常规心电图、胸部X线片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怀疑亚心炎应进行血常规、血沉,及做细菌培养等检查。 特殊检查还包括24小时Holter监护、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颈动脉超声、颈部血管MRA和DSA检查评价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和动脉斑块有意义。 5. 辅助检查 6. 诊断与鉴别诊断 6.1 诊 断 任何年龄 均可发病 青壮年较 多见 起病急, 症状常在 数秒或数分 达到高峰 表现为偏瘫 失语等局 灶性神经 功能缺损 头颅CT和 MRI有助 明确诊断 病前有风湿 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 及大动脉粥 样硬化等 病史; 6.2 鉴别诊断 应与其他脑血管病,如脑血栓形成和脑出血等相鉴别。 6. 诊断与鉴别诊断 7. 治疗 7.1 一般治疗:与脑血栓形成相同;同时治疗原发病 7.2 抗凝治疗:预防随后发生栓塞性卒中,房颤或有再栓塞风险的心源性病因、动脉夹层或高度狭窄的病人可用肝素预防。抗血小板聚集药阿司匹林也可试用,要定期检测凝血功能并调整剂量。 气栓:头低左侧卧位,减压病尽快高压氧治疗,减少 气栓,气栓常引起癫痫发作,严密观察并抗癫痫治疗。 脂肪栓:可用扩容剂、血管扩张剂静脉滴注。 感染性栓塞:需选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7. 治疗 7.3 栓子的处理 8.预 后 脑栓塞急性期病死率为5%-15%,多死于严重脑水肿、脑疝、肺炎和心力衰竭等。 脑栓塞易复发,如果栓子来源不能消除,约10%-20%在10天内发生第2次栓塞,再发病死率高。 腔隙性脑梗死 (lacunar infarction) 1. 定义 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的基础上,血管壁发生病变,导致管腔闭塞,形成小的梗死灶。 常见发病部位:壳核、尾状核、内囊、丘脑及脑桥等。 2.病因和发病机理 2.1 类纤维素性改变:见于严重高血压,血管壁增厚,小 动脉过度扩张,呈节段性,血脑屏障破坏,血浆性渗出。 2.2 脂肪玻璃样变样:多见于慢性非恶性高血压患者,直径 小于200μm的穿通动脉,腔隙病灶中可发现动脉脂肪变性。 2.3 小动脉粥样硬化:见于慢性高血压患者,直径为100- 400μm的血管,有典型的粥样斑动脉狭窄及闭塞。 2.4 微动脉瘤:常见于慢性高血压患者。 3. 临床表现 多见中老年人,长期高血压病史。急性或逐渐起病,症状较轻。Fisher将本病症状归纳为21种综合征。临床较为常见的有下列几种: 3.1 纯运动性轻偏瘫(PMH):约占60%。表现为无感觉缺失的一侧面部、上肢和下肢纯运动性功能障碍,无偏盲、失语、失认和失用。病灶多位于内囊、放射冠或脑桥等处。 3.2 纯感觉性偏瘫(PSS):约占10%。表现为偏身感觉障碍,可伴有感觉异常。病变多位于丘脑腹后外侧核。 3. 临床表现 3.3 共济失调性轻偏瘫(AH):约占8%-25.4%。病灶对侧肢体轻-中度偏瘫与小脑性共济失调,常下重于上肢,多位于脑桥基底部、内囊或皮质下白质。 3.4 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DCHS):约占20%。表现为中至重度的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病灶对侧面的面瘫、手轻度无力及精细运动障碍。病灶位于桥脑基底部或内囊。 3. 临床表现 4. 辅助检查 头颅CT可发现病变部位出现低密度改变,对于小病灶或病变位于脑干时,MRI更有帮助。 DWI、PET和SPECT通常在早期即可发现脑组织缺血变化,但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