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全文 注解、以及所涉及的所有历史小典故!适合所有年龄段!.docVIP

《弟子规》全文 注解、以及所涉及的所有历史小典故!适合所有年龄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弟子规》 目 录 序言 2 第一单元 3 第二单元 4 第三单元 6 第四单元 8 第五单元 9 第六单元 10 第七单元 12 第八单元 13 第九单元 14 第十单元 15 第十一单元 17 第十二单元 19 第十三单元 20 第十四单元 21 第十五单元 23 第十六单元 24 第十七单元 27 第十八单元 28 第十九单元 30 第二十单元 32 第二十一单元 33 第二十二单元 35 第二十三单元 36 第二十四单元 38 第二十五单元 39 第二十六单元 41 第二十七单元 43 第二十八单元 44 第二十九单元 46 第三十单元 48 第三十一单元 50 第三十二单元 52 附录:《弟子规》 54 序 言 《弟子规》是清代后期影响最广的道德启蒙读物,许多州县把它定为儿童启蒙课本。作者李毓秀也因为撰写《弟子规》,死后被供奉于山西绛州先贤祠。 李毓秀是清康熙年间的秀才,他根据宋代朱熹所写的《童蒙须知》改编成《训蒙文》,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因为朱熹看到当时的学校教育“教养无法,师生相视,漠然如路人。”道德败坏,重利忘义,教育只为让学生应付科举考试,朱熹认为这是舍本逐末,主张语文教育应以“明人伦为本”,恢复夏商周三代的优良教育传统,所以编撰了一系列语文教材,其中专为蒙童编写了《童蒙须知》,教导孩童日常生活的细节。 延续《童蒙须知》内涵的《弟子规》,也是以教导儿童伦理道德及基本礼节为主。第一段的总叙根据《论语·学而》中孔子的一段话作为全书主旨:“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文章分为七大段(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内容浅白易懂,押韵顺口,对儿童正确行为的规范具体 明确,现今仍广泛流行于各小学。 本教材依内容分成三十二个单元,每单元包含原文、注释、白话解说及参考故事。原文标示了汉语拼音及注音符号两种方式,注释是针对文句中的字词意义加以解释,白话解说则完整翻译每一句的意义。最后,附上相关内容的故事作为学习本单元的参考,让读者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广泛,且更生动有趣,希望能在语文学习中养成学童良好品德。 第一单元 【原文】 dì zǐ guī,shèng rén xùn:shǒu xiào tì,cì jǐn xìn; 弟 子 规 , 圣 人 训 :首 孝 弟, 次 谨 信; fàn ài zhòng,ér qīn rén;yǒu yú lì,zé xué wén。 泛 爱 众 , 而 亲 仁; 有 余 力,则 学 文。 【注释】 (1)弟子:为人弟和为人子。 (2)规:规范。 (3)圣人:品德高超、人格完美的古圣先贤。 (4)训:训示教导。 (5)首:第一重要。 (6)孝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弟,通“悌”,敬重顺从兄长。 (7)次:第二重要。 (8)谨信:小心谨慎,诚实守信。 (9)泛爱众:博爱众人。泛,广泛。 (10)而:而且。 (11)亲仁:亲近有仁爱之心的人。仁,仁慈宽厚之心,爱人爱物的基本道德。 (12)余力:剩余的心力。 (13)则:就。 (14)学文:研究学问。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主张德育重于智育,要先养成良好的品德,还有时间才学习其它各种学问。 【白话解说】 《弟子规》是古圣先贤教导人们的道德规范。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其次是做人做事要严谨且诚信。爱护天下众人,并且多亲近有仁德的君子。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才能学习各种文学方面的学问。 【参考故事】 道德始祖——舜帝 舜是中国古代的五帝(注)之一,姓姚,名重华,号虞氏,史称虞舜。 舜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过世了,双目失明的父亲瞽瞍(gǔ sǒu)又娶了妻子,生下弟弟象。舜的父亲是个顽固不讲理的人,加上后母个性粗暴凶狠,弟弟蛮横无理,后母和象因为得到瞽瞍的宠爱,三个人都讨厌前妻生下的舜,经常想杀死他。 有一次瞽瞍叫舜修理米仓,等舜爬上仓顶,瞽瞍就放火烧米仓,舜拿着两个斗笠像小鸟一样降落下来,没能害死他。后来瞽瞍又叫舜去挖井,当舜深入井中时,瞽瞍和象合力用土填井,没想到舜很聪明,挖井时就预先从旁边挖了通道,逃了出来。象本以为这次万无一失了,就霸占了舜的家产,看到舜回家来,大家吓了一大跳。但宽宏大量的舜还是以德报怨,日后依然孝敬父母,爱护弟弟。 古人说:“百善孝为先。”舜二十岁就以孝闻名天下,三十岁时尧帝访求贤才,四方群臣都推荐舜,尧帝因此把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并让九个儿子和舜相处,以观察舜的品德。因为舜以德服人,娥皇、女英受到舜的德行感化,也不敢因身分尊贵就态度骄慢,待人都非常谦逊恭敬。尧帝的九个儿子在舜的耳濡目染下,也变得更加仁厚谨慎。舜到历山耕种,那里的人受到舜的影响,变得心胸宽大,让出田界。 舜到雷泽捕鱼,雷泽的人争相让出住所。舜到黄河边做陶器,那边出产

文档评论(0)

企管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