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管端成形机多模具换位装置毕业设计.docVIP

多工位管端成形机多模具换位装置毕业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优秀机械类毕业设计论文,已通过各大知名高校导师审核并通过答辩!更多详情可咨询上传本人!

摘 要 随着汽车、空调等工业的发展,对管端成形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涉及到多工序的管端成形,包括旋沟和倒角。普通的二工位、三工位管端成形机已满足不了高精度的要求。多道工序如果放在两台或三台机床上做的话,其定位则是关键的问题,会给调试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要求水平相当高的专业人员来调试,而如果把所有工序放到一台机器上来做的话,则可省去机床调试的麻烦,简单的操作,便可做出高精度的产品。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设计多工位管端成形换模机构,用于数控全自动的液压管端成形机,征对空调、汽车配管等高精度、复杂外形的管端成形柔性加工。 关键词:管端;成型;机床;多工位;成型机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air-conditioning industry, the tube end forming accuracy requirements more and more high, especially relates to the processes of tube end forming, including spin groove and fillet. End machine has to meet the high precision demand two stations, three stations of common pipe. Procedures if placed on two or three machine do, its location is the key problem, will give the debugging work to bring a lot of trouble, for a very high level professionals to debug, and if all the process on a machine to do it, you can save the trouble of debugging tools, simple operation, can make high precision products. In order to adapt to market demand, end forming mould changing mechanism design of multi station tube end forming machine, used for automatic hydraulic CNC pipe, flexible processing of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syndrome, piping, high precision, complex shape of the tube end forming. Keywords: pipe end forming machine;;; multi station; forming machine 目 录 摘 要 1 Abstract 2 目 录 3 1 引言 5 2 课题的来源及现实意义 6 3 设计任务与总体方案的确定 7 3.1 设计任务 7 3.2 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7 3.3 主要设计参数及依据 8 4 旋沟部分与倒角部分传动设计 10 4.1 旋沟部分与倒角部分的确定 10 4.2 齿轮传动机构的确定 12 4.2.1 传动机构的方案 12 4.2.2 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13 4.3 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14 4.3.1 轮齿的受力分析 14 4.3.2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14 4.3.3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16 5 机械部分XYZ工作机构的设计 19 5.1 XYZ工作系统结构的设计 19 5.2 XYZ工作机构动态特性的确定 20 5.3 XYZ工作机构动作的确定 20 6 直线滚动导轨的选型 22 7 滚珠丝杠传动机构的确定 24 7.1 滚珠丝杠副的确定 24 7.2 滚珠丝杠副的选择步骤 24 8 伺服电机及传动机构的确定 28 8.1 伺服电机的性能 28 8.2 伺服电机的选择计算 28 9 机电一体化系统分析 31 10 润滑与防尘 33 10.1 润滑系统的选择 33 10.2? 防尘 33 结 论 34 致 谢 35 参 考 文 献 36 1 引言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相互交叉、融合(有机结合)的产物。到目前为止,较为人们所接受的“机电一体化”的函义是日本机械振兴协会经济研究所提出的解释:“机电一体化乃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