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營養照顧.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礦物質 礦物質就化學性質而言屬於無機物,人體無法自行製造合成,必須要從食物中獲得,其化學結構相當多樣化,在動物組織中常與蛋白質結合;在植物組織除了與蛋白質結合之外,還有許多小分子化合物與螯合型式。動植物在燃燒後剩餘的灰分即為礦物質,於動植物組織中之含量受土壤與水質的影響。 礦物質的生理功能,可歸納成下列數種: 構成體組織的構造成分:鈣(calcium)、磷(phosphorus)、鎂(magnesium)等礦物質是構成骨骼、牙齒、肌肉、神經以及血液等的構成成分。 調節生理機能:如鈉、鉀、氯等電解質以離子型態存在體液中,具有調節滲透壓、控制細胞內外水分的平衡及調節體內酸鹼平衡的作用;血紅素中的鐵(iron)、維生素B12中的鈷(cobalt)、胰島素中的鋅(zinc)以及甲狀腺中的碘(iodide)則是生理活性物質的重要成分;而錳(manganese)與硒(selenium)是體內抗氧化酵素的必需成分。 在人體內維持動態平衡:各種礦物質在體內環境維持某種程度的恆定,例如:骨骼內的礦物質並非形成骨骼成分後就固定不移動,而是不斷地進行新舊交替。正常成人每日攝取與排出的礦物質維持動態平衡,人體會調節礦物質吸收與排出的量,以免體內蓄積過多的礦物質而中毒;另外則保留必需的礦物質含量以因應身體需要。 礦物質的分類 巨量礦物質:含量超過人體體重之0.01%者稱之,包括:鈉、鉀、氯、鈣、磷、鎂及硫等,這些礦物質存在於人體的量較多,每天的需求量都大於100毫克。 微量礦物質:含量小於人體體重之0.01%者稱之,此類礦物質在體內的量較少,如:鐵、鋅、碘、氟、銅、硒、鉻、錳等,這些礦物質的每日攝取量通常都小於100毫克。 巨量礦物質 鈣 鈣是體內含量最多,需要量也最高的礦物質,99%存在於骨骼與牙齒中,通常與磷酸或碳酸結合形成鈣鹽沉積於膠原蛋白以構成骨骼。其餘的1%分散在各軟組織與體液中,具有相當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血鈣濃度必須維持恆定狀態,通常是由副甲狀腺素與降鈣素負責調節。 當血鈣濃度偏低時,會刺激副甲狀腺分泌副甲狀腺素,促使腎臟的25-(OH)-D3活化成為1,25-(OH)2-D3,透過三項機制來提升血液中鈣離子濃度:(1)促使骨骼釋放出鈣離子;(2)可增加腎小管對尿液中鈣質的再吸收;(3)促進小腸對鈣質的吸收,使血鈣濃度回復正常。當血鈣濃度過高時,會刺激甲狀腺分泌降鈣素,使血鈣移到骨骼中,維持血鈣正常濃度。 生理功能 維持骨骼完整與牙齒健康。 參與神經衝動的傳導,維持正常心跳與肌肉收縮。 幫助凝血酶原轉換成凝血酶,維持正常血液凝固機制。 與鎂、鈉、鉀、氯共同調節細胞膜的通透性,控制細胞內外物質的進出,幫助營養素的吸收。 缺乏症 急性的鈣缺乏,會引起肌肉痙攣。 兒童長期鈣質攝取不足,會引發佝僂症,導致骨骼無法正常鈣化,無法負重而易彎曲變形,嚴重時發育不良、生長停滯。 成人若長期鈣質攝取不足,骨骼中鈣質會游離至血液中,引發軟骨症或骨質疏鬆症,造成骨骼軟化、行動困難、骨質疏鬆、脊椎無力、牙齒鬆脫以及容易骨折等問題,尤其是停經後的婦女為高危險群。 凝血不良,容易出血。 毒性 鈣攝取過量時可能造成便秘、噁心嘔吐或是某些礦物質(例如:鐵)吸收不良,嚴重時產生高鈣血症(hypercalcemia),對腎臟功能造成不良影響。 建議攝取量與食物來源 鈣的需要量與身體需求成正比,處於成長發育期的嬰幼兒、青少年以及懷孕哺乳期還有停經後的婦女需提高攝取量,依照衛生署之建議,鈣的參考攝取量於1歲以前為每日200~400毫克,6歲以前為500~600毫克,成年人為1,000毫克。 乳製品是最好的鈣質來源,一杯(240毫升)牛奶有近300毫克的鈣質,而且乳製品的鈣質吸收率較高。其他鈣含量較豐富的食物來源有:海鮮魚貝類、黑芝麻、傳統豆腐以及一些深綠色蔬菜(見表1-19)。 影響鈣吸收的因素 鈣質在酸性的環境下最容易為人體所吸收,而足夠的胃液、充足的維生素D、適量的蛋白質及乳糖等,都可以幫助鈣質吸收;相反地,食物中一些成分會阻礙鈣質的吸收,例如:菠菜、甜菜中的草酸,以及穀類、堅果類中的植酸,分別會與鈣質結合成為不能溶解的草酸鈣和植酸鈣,令鈣質難以被吸收;此外,大量的膳食纖維也會減低鈣質的吸收;飲食中過多的蛋白質、鹽、咖啡及酒精會促使鈣質從尿液中排出,同樣不利於身體對鈣質的利用。 由於鈣的吸收率偏低,只有20~30%,且在30歲以後鈣質流失率逐年增加,因此平常應注意補充鈣質。 磷 體內磷約佔體重的0.65~1.1%,在人體含量僅次於鈣,其中有85%存在於骨骼中,主要是以磷酸鹽形式與鎂和鈣結合,組成骨骼及牙齒的主要成分;有15%存在於軟組織(9%存在於肌肉),細胞外液約有1%,是組成細胞膜磷脂質以及DNA與RNA等核酸物質的成分。 生理功能 磷的主要生理功能為:參與酵素磷酸化作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