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宣传65950.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藏族 维吾尔族 旗袍? 唐装? 答案是? NO!! 它,才是汉族的民族服装 你可知它叫什么名字? 古装? 唐服? 亦或者是武侠电影里 的袍子? 汉服,即华夏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此不能与“唐装”、“和服”相混合。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汉族)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自炎黄时代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代的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已全面完善并普及,汉人汉服由此得名。 非常感谢各位可以给我这个机会来介绍汉服,宣传汉服。 这个短短的PPT或许粗糙,或许还不够全面,但我的确用了心。希望各位能够喜欢。 【潇洒飘逸】 在中国古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观之下,汉服的审美 始终在追求一种体现穿着者内在气质的美。 尽管历经数朝,时势潮流具变,但是“潇洒飘逸”这四个字始终 是汉服不变的审美原则。 疑问:汉服是汉朝的衣服?    汉服的“汉”指的是汉族;    汉朝的服饰属于汉服系统,但是汉朝的服饰不能概括汉服。         辨析:唐装也是汉服的一种?                唐装并非是唐朝服饰,而是当初的设计师人为命名的。    这种服装带有强烈的满族特色,并不能代表所谓的“中式”特色。 辨析:汉服与和服、韩服 每当汉服爱好者穿汉服上街时, 旁人总是将之误认为和服或者韩服。 那么, 到底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和服: 日本的民族服饰——和服是在中国唐代服装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因为是由当时遣唐使从吴越地区带去了当地服装的特点,所以和服 也被称作为“吴服”。 相较于汉服,和服有款式单一、穿着复杂等缺点。 一、线条 汉服的线条是流畅的曲线, 显得婀娜飘逸。 和服的线条是直线,像几个 大方块组成的,显得呆板拘 谨,上下一样粗,不显身材。 二、领口 汉服的领子是紧贴颈子的, 显得端庄,这是符合汉族对 气质的要求。 和服的领口比较大,后面向 后翻,露出颈部。 三、袖子 汉服的袖子下边是弧形,长 度能盖住手,弯臂时不露手 腕,显得大气。 和服的袖子是方形,长度不 及手腕,缝合,后面却开口, 好像是把汉服的袖子倒过来 缝上去的一样。 四、腰带 汉服的腰带系在腰上,是束 腰的,一般在前面打结,多 余部分自然下垂。 和服的腰带又厚又宽,在背 后打结,结很大,以至于很 多人以为那是个背包。 五、下摆 汉服的下摆宽大,可以行走自 如,活动不受限制。 和服的下摆窄小,走路只能迈 小碎步,行动十分不便。 六、衣缘 汉服的领口有衣缘,或者有镶 边,衣缘上或绣有花纹,或使 用锦缎,显得有层次感。 和服的领口有衣缘,但使用和 衣身一样的布料,袖口没有衣 缘,显得缺乏层次感。 韩服: 韩服,本作朝鲜服,是朝鲜半岛的传统民族服饰。 最早的韩服是从三国时代演变而来,而后受到唐代服饰的巨大影响。 朝鲜半岛长期是中国的属国,所以它的服饰特点也随中国各朝代风 格的变化而变化。 如今看到的韩服带有强烈的中国明代服饰风格。 韩服 出土的明代中前期实物 韩服的发展趋势是背离汉服俊逸潇洒的特点, 而逐渐丧失了其实用性,趋于装饰意味。 图中的韩服面料有如纸折的,僵硬如雕塑,缺 少汉服最基本的灵动的感觉。 既然, 汉服传承了四千多年, 并将它的影响扩散到了日韩亚洲等国, 为什么我们现在却看不到它的身影了呢? 就让时间回到明末清初…… 公元十七世纪中下叶的中国…… 到底发生了怎样巨大变故的事情…… 1644年4月22日,明朝驻辽东总兵吴三桂与李自成的农民军激战于山海关。 吴三桂以“材帛”、“割地”为条件向后金求援,多尔衮率后金军入关参战, 致使农民军败退山、陕,后金军则直抵北京, 顺治于同年10月1日在北京登皇帝位,满清帝国建立。 作为一个乘虚而入建立政权的关外少数民族 满清政府为了扼杀广大汉族人民的民族自尊心 用暴力手段强迫全国汉族人改剃满族发型、改穿满服 这就是著名的“剃发易服” 汉族自古就非常重视衣冠,更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训。 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摄政王多尔衮提出颁发“剃发令”: 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 这就是所谓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这其中的汉族人民进行的反抗和清军的血腥镇压都是空前震惊的! 仅有十万人的江阴城,八十一天后仅五十三人幸存…… 小县嘉定,居然被屠杀三遍之多(史称“嘉定三屠”)…… 李白笔下那座“烟花三月”的扬州, 屠杀持续十天(史称“扬州十日”), 据记载,光可被收敛的尸体就超过八十万具…… 全城合力

文档评论(0)

wdtgd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