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录 一、莫里哀其人 二、一般创作 三、莫里哀民主主义精神的表现 四、《吝啬鬼》 五、《伪君子》 1、争取演出权的斗争 2、情节人物 2、达尔杜弗的形象 3、艺术特色 莫里哀:与舞台同在 莫里哀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奠基人。 生前被法兰西学士院拒之门外,死后学士院为他立了塑像,上刻:“他的光荣什么也不缺少,我们的光荣却缺少了他。” 歌德评价 “莫里哀如此伟大,每次读他的作品,每次都重新感到惊奇。他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他的喜剧接近悲剧,戏写得那样聪明,没有人有胆量想模仿他。” ——《歌德谈话录》 一、莫里哀其人(1622-1673) 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 死不回头的“浪子” 外省巡演十三年 路易十四保护下的巴黎生涯 晚景困苦 为喜剧而生,为喜剧而死 太阳王路易十四 凡尔赛宫远景 宫内的装饰金壁辉煌 墙上的油画生动逼真 御花园之五分之一 御花园之五分之一 御花园之豪华喷泉 二、一般创作 三、莫里哀民主主义精神的表现 1、莫里哀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优良传统,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对封建贵族的荒淫无耻、腐朽堕落和教会中人的伪善奸诈、蛊惑人心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 2、莫里哀对资产阶级的恶性陋习也作了嘲讽,但是,与对贵族、教会的揭露和批判不同,这种嘲讽是对相对进步阶级丑恶现象的善意批评,目的在于开导和规劝。 3、莫里哀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尚品质,并把他们与贵族、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对照,突出了劳动人民的力量。 四、《吝啬鬼》 《吝啬鬼》是莫里哀喜剧的卓越代表之一,有力地嘲笑了资产者的吝啬本性。 人物:阿巴贡、克雷盎特、玛丽娅娜、拉弗赉史 情节:父与子“金钱对立”和“爱情对立” 两条线索。 《吝啬鬼》具有特别的美学意义,影响深远。 《吝啬鬼》片断 五、《达尔杜弗,或伪君子》 1、争取演出权的斗争 1664年5月,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举行“仙岛狂欢”盛大游园会。莫里哀奉命上演一部新作。 遭到以王太后及巴黎大主教为首的保守势力的顽固阻挠。 1669年2月获准公演,莫里哀称是《伪君子》 “死而复生的伟大的日子” 。 五、《达尔杜弗,或伪君子》 2、情节人物: 达尔杜弗:宗教骗子 奥尔恭:富商,男主人 柏奈尔太太:老夫人 艾尔弥尔:奥尔恭后妻 大密斯:儿子 玛丽娅娜:女儿 克雷昂特:妻舅 桃丽娜:女仆 3、达尔杜弗的形象 达尔杜弗是一个披着宗教“良心导师”的外衣,打着上帝的旗号进行欺骗和掠夺的伪君子形象。虚伪是他性格的主要特征。 莫里哀采取人物自我暴露的手法,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撕下达尔杜弗的假虔诚的外衣,揭露出他的流氓恶棍的本质以及他的危害。 莫里哀《达尔杜弗的序言》:“他从头到尾,没有一句话,没有一件事,不是在为观众刻画一个恶人的性格。” 3、达尔杜弗的形象 表面上清心寡欲,实际上尽情享乐; “世界上的一切金银财宝,我看了都无所谓,财宝的迷惑人的光辉是迷不住我的眼睛的。” 力劝奥尔贡一心侍奉上帝,把人世看成粪土,做到凡事冷淡,割断同尘世的联系。 他一顿饭能吃两只竹鸡(鹌鹑),外加半只切成小丁儿的羊腿,然后躺到暖暖和和的床上,安安逸逸地一觉睡到天明。第二天一早,又要灌上四大杯葡萄酒。 3、达尔杜弗的形象 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色胆包天; 禁止人们交际往来,消遣聚会;要求女仆把胸脯盖起来,说是容易“引起有罪的思想”,让人“灵魂受伤”。 与女主人艾耳密尔单独相处时立刻色相毕露: “我们爱永生事物的美丽,不就因此不爱人间事物的美丽;上天制造完美的作品,我们的心灵就有可能容易入迷。类似您的妇女,个个儿反映上天的美丽,可是上天最珍贵的奇迹,却显示在您一个人身上:上天给了您一副美丽的脸,谁看了也目夺神移,您是完美的造物,我看在眼里,就不能不赞美造物主;您是造物主最美的自画像,我心里不能不感到热烈的爱。” “只有张扬出去的坏事才是坏事”,“私下里犯罪不叫犯罪”。 达尔杜弗出场 3、达尔杜弗的形象 表面上虔信宗教,实际上目无上帝。 他看起来比谁都虔敬上帝。接受奥尔恭家产时,声称这“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应当遵从。” “我所以接受他父亲赠送我的这份产业,老实说,乃是恐怕这份产业落入坏人的手中;怕的是有的人分得了这些钱财到社会上去为非作歹,而不能照我所计划的那样拿来替上帝增光,来替别人造福。” “如果您只抬出上帝来反对我的愿望,那么索性去掉这样一个障碍吧,这在我是算不了一回事的。” 3、达尔杜弗的形象 表面上“仁慈善良”,实际上心狠手辣。 “一点点小事他也要扣在自己身上认为罪孽深重”,为在祈祷时捏死一只跳蚤而忏悔不已。当着奥尔恭的面,将钱财施舍给穷人。 伪装揭穿后,便凶相毕露,欲置恩人于死地。 3、达尔杜弗的形象 达尔杜弗的形象概括了十七世纪法国贵族和教会势力中一切伪君子的阶级特征,深刻揭露了教会和贵族上流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