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生产1万吨有机肥投资项目建议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总 论 1.1 概 述 1.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年产1万吨有机肥项目 项目建地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特泥河农牧场六队 项目承办单位:陈巴尔虎旗特泥河农牧场 1.1.2 建设单位概况 本项目由陈巴尔虎旗特泥河农牧场出资建设。特泥河农牧场位于陈巴尔虎旗东部,隶属于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是大型农牧结合国有场。连续十几年盈利,是陈巴尔虎旗、海垦区、呼伦贝尔市、自治区政府和农业部表彰的先进单位,年利润千万元,银行信用等级AA+。有农业、工业、科研、卫生等19个独立核算单位,总人口5535人,现有总资产13210万元,固定资产9589万元,净资产总额11185万元,负债2025万元,资产负债率15.3%。2006年生产总值9458万元,总收入8424万元,总支出6298万元,利润总额2126万元,人均纯收入9600元。 特泥河农牧场主要以农牧业生产为主,有耕地37万亩,全部机械化耕作,牲畜存栏2.6万头(匹只),年播种面积26万亩,粮食油料总产超亿斤,主要以种植小麦、大麦、油菜为主。特泥河农牧场六队位于特泥河农牧场西边,是西边生产队的中心队,有农牧户182户,543人,耕地面积3.6万亩,年播种面积2.4万亩,全部机械化耕作,年收入926万元,牲畜总计3459头匹只。 1.1.3 建设项目实施地点概况 特泥河农牧场六队位于陈巴尔虎旗境内,场部的地理位置东经119.31度,北纬49.55度。距呼伦贝尔市45公里,西北隔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相望,于拉布大林农场、谢尔塔拉农场、哈达图农场、浩特陶海农场接壤,海拉黑公路贯穿场区。农牧场土地总面积196万亩,草场88万亩,有56万亩可利用草场。农牧场气候类型为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特点为雨热同季,正常年份年降雨量为340毫米,属于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候-2.6C,日照时间2680-2950小时,无霜期90-110天,适宜小麦、油菜生长。 项目区西与呼伦贝尔市相通,谢尔塔拉农场、哈达图农牧场;南与牙克石市相通,莫拐农场、牙克石农场及周边20多个小农场相邻。交通十分便利水电充足,通讯便捷,机械化程度高。特泥河农牧场六队位于特泥河农牧场西边,是西边生产队的中心队,并有海特公路经过,周边有四个农牧结合队,最近的队九公里, 最远的队十公里,交通、电力、通讯便利。 1.1.4 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 (1) 研究工作的依据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特泥河农牧场提供的数据与资料; (2) 项目建设应遵循和执行的国家和政府有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 (2000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2005年2月)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法》 (1986年3月) 《污染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 (1989年5月)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 (1991年3月)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环境保护条例》 (1995年1月)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2001年7月) 1.1.5 编制原则 (1)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设计、咨询行业有关标准及规范(特别是强制标准); (2)精心设计,优化设计方案,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省建设投资,实现低投入、高产出。 (3)选用高效、低能耗设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4)各种数据要做到真实、可靠、准确,并且要符合国家现行的财税制度。 (5)加强环保设计,达到清洁生产,必须贯彻“三同时”的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 (6)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劳动保护原则,各种劳保设施要完善,确保安全稳定生产 据监测,COD超标0~0倍,BOD超标0~0倍,SS超标~倍。, 造成人、畜传染病的蔓延。近年来由于人畜共病,如疯牛病、禽流感、的猖獗传播,促使治理人类经济活动强度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草原以过度农垦为主造成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为44700km2,占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25.4%;以草原过度放牧为主的49900km2,占总面积的28.3%;农牧交错地区,占北方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40.5%,特别是草原农垦区,如内蒙古后山的草原农垦区,沙漠化土地面积从50年代末期占农田面积的3%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13%,80?年代后期的25%;半干旱地带波状沙质草原区,占36.5%,如科尔沁草原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50年代末期占草原面积的20%,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53%,80年代后期的77.6%“草→畜→粪→肥→草”的循环生态

文档评论(0)

zantpent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