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府补助准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研究
一、研究背景
自1998年4月实施ST制度以来,政府对上市公司尤其是亏损或面临暂停上市的公司的补助就没有停止过,尤其是近几年来,政府补助成为上市亏损公司避免暂停上市的法宝。2011年4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第13期2010年年报审计情况快报。截至4月17日,1570家上市公司已披露年报,其中,1454家公司收到政府补助,占比达到92.61%;涉及总金额高达463.40亿元,平均每家公司获3187.09万元。其中67家(ST公司总数94家)已披露年报的ST公司获政府补助总金额为21.77亿元。平均每家公司获3249.5万元,略微高出两市平均数62.4万元。
ST公司获得政府补助后,大多如愿以偿保可成功。如*ST南化2010年下半年获得3.35亿元的政府补助,这对于濒临暂停上市边缘的*ST南化无疑是雪中送炭。*ST南化2010年前三季亏损2.09亿元, 2009年、2008年净利润分别为-2.97亿元及-1.39亿元。获此补助后,*ST南化全年实现盈利1170.67万元,避免被暂停上市的命运。
也有上市公司获得政府补助后仍无法保住上市资格的。*ST鲁北2009年12月29日公司再次发布公告,称收到现财政局获得政府财政补贴资金8000万元,并且该笔款项已划拨到公司账户,用作公司发展扶持资金,该笔财政补贴计入2009年公司年度损益。而在2010年4月10日*ST鲁北宣布,此前获得的8000万元财政补贴实际上是由大股东山东鲁北企业集团划转给当地政府的,该项补贴不能计入2009年损益,因此公司去年将继续亏损。2010 年5 月25 日,*ST鲁北公告称因公司股票交易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即2009 年度)审计结果表明公司继续亏损,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14.1.1 条、14.1.5 条、14.1.9 条的规定,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自2010 年5 月25 日起暂停公司股票上市。
政府补助已成为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拟对《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其他规定中对于政府补助在实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讨论,以其进一步完善政府补助准则相关规定。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意义
1、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82年11月首次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0号一政府补助会计和政府援助的披露》经历了1991年和1994年两次修订重编后。到目前为止,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IASB)也一直没有对该项会计准则的内容进行修订。
2、关于我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的文献相对有限,陈晓、李静(2001)【9J、刘浩(2002)【101、陈冬华(2003)[1l】、王风翔和陈柳钦(2006)[12】、龚小风(2006)[13】、唐清泉和罗党论(2007)【14】等对于我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理论和实证探索。但国内关于政府补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补助对产业发展方向的引导、地方政府利用政府补助的政治动机、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等方面,对政府补助准则及其他政府规定在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较少。
3、政府补助在所有会计准则最为简短,而国内的政府补助种类繁多,且另有财政部其他相关规定对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作出规定,其指导会计实务工作存在模糊之处。本文主要的作用在于理清政府补助准则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会计处理质量。
三、政府补助相关理论
1、国内政府补助相关规定
企业准则中关于政府补助概念: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其特点为无偿性和直接取得资产。
其中无偿性是政府补助的基本特征。政府并不因此享有企业的所有权,企业将来也不需要偿还。这一特征将政府补助与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府采购等政府与企业之间双向、互惠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政府补助通常附有一定的条件,这与政府补助的无偿性并无矛盾,并不表明该项补助有偿,而是企业经法定程序申请取得政府补助后,应当按照政府规定的用途使用该项补助。
在实际工作中,政府补助的形式主要有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和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等。企业不论通过何种形式取得的政府补助,政府补助准则规定,在会计处理上应当划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政府补助准则要求采用收益法中的总额法对政府补助进行核算,以便更真实、完整地反映政府补助的相关信息,并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要求通过“其他应收款”、“营业外收入”和“递延收益”科目核算。
企业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取得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应收金额计量,确认为营业外收入,否则应当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
企业对于综合性项目的政府补助,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难以区分的,将政府补助整体归类为与收益相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