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昌吉学院 论文(设计)分类号: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密 级:
多酸相转移催化剂
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系 院 化学与应用化学系
学科门类 化 学
专 业 应用化学
学 号 *********
姓 名 ****
指导教师 *****
教师职称 *****
二0**年四月*五日
摘要
简单介绍多酸相转移催化剂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相较于其他催化剂的优越性,并简单阐述了多酸相转移催化剂催化机理和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近几年来多酸相转移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以H2O2作为清洁的和环境友好的为氧化剂催化烯烃氧化、醇(酚)类氧化、炔烃氧化、油类中含硫化合物的氧化以及酯化反应的相关研究。总结并展望了多酸相转移催化剂的应用领域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多酸相转移催化剂;有机合成;催化氧化;氧化反应
Abstract
introduce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一、引 言………………………………………………………………………………… 1
二、杂多酸相转移催化剂在有机反应方面的应用研究…………………………………… 2
2.1烯烃氧化……………………………………………………………………………………2
2.1.1烯烃的环氧化……………………………………………………………………… 2
2.1.2 烯烃的氧化 …………………………………………………………………………4
2.2醇(酚)氧化………………………………………………………………………………4 2.2.1 醇的氧化…………………………………………………………………………… 4 2.2.2酚的氧化………………………………………………………………………………5
2.3炔烃氧化…………………………………………………………………………………… 5
2.4 油类中含硫化合物的氧化…………………………………………………………………5
2.5 酯化反应……………………………………………………………………………………5
三、总结与展望…………………………………………………………………………………6
四、参 考 文 献…………………………………………………………………………………6
五、致 谢 …………………………………………………………………………………8
一、引言
多酸与相转移催化剂反应可制得多酸相转移催化剂[1-3],常用的杂多酸有磷钨酸、磷钼酸、钼钒磷杂多酸、磷钼钒杂多酸、钼钒砷杂多酸、硅钨酸,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有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四乙基氢氧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四庚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丁基溴化磷。多酸相转移催化剂的应用现多见于其与H2O2形成HPA—H2O2—PTC相转移催化氧化体系广泛用于机合成反应中的非均相体系[4],多酸与相转移催化剂作为催化体系的两部分,多酸部分提供催化活性,相转移催化剂部分提供相转移能力,两部分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对反应的催化起到双方面的作用 [5],具有其它类型催化剂所不具备的独特优点:a.不需要昂贵的无水溶剂或非质子溶剂,反应可在水和有机溶剂两相中进行;b.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一般可在数小时内完成;c.降低反应温度;d.可通过抑制副反应而提高产物得率,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e.促使某些条件下不能进行的反应发生;f.对设备无腐蚀作用[6]。
自从1983年Venturello等报道Na2W04/H3PO4/R4N+Cl-/H2O2催化体系以来,该类催化剂迅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烯烃环氧化、醇氧化以及硫醚氧化等反应中。1988年,Ishii等报道了H3PWl2O40/R4N+Cl-/H2O2催化体系,该体系也可以高效地进行烯烃环氧化。后来的机理研究表明,Venturello和Ishii催化体系都涉及到相同的催化活性物种,因此该体系并称Venturello—Ishii体系[7]。在国内,马建伟和叶兴凯[8]于1991年首先探究磷钨酸十六烷基三甲基胺催化氧化苯乙烯反应,并给出了反应动力学。于剑和锋杨宇[9]等于1996年用Dawson结构钼钒磷酸合成了钼钒磷酸十六烷基吡啶,并用此催化剂催化氧化苯酚,获得了良好的效果。2001年,邓谦和蔡铁军[10]等合成了4个系列14种钼钒砷有机铵盐钼钒砷杂多酸有机铵盐,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