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1概况
项目单位名称:某某省某某市水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所有制形式:有限责任公司。三门峡市水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前身为某某大鲵管理所大鲵繁育场,该场于1995年1月8日经河南省水利厅渔政管理站豫水渔政字(1995)1号文件批准建设。近十六年来,该场坚持以大鲵繁养为主,兼顾其他水产开发,严格依照有关规定采捕大鲵亲体,多次承担省科委下达的大鲵人工繁育攻关课题,在大鲵人工繁育养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至2007年6月,该场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修建引水渠道700米,养殖面积1333.4平方米,建成养殖池、孵化池36个,投入大鲵亲体500尾,培育种苗2000尾,总资产达585余万元,固定资产480万元。全场干部职工30名,其中各类管理人员4人,专业技术人员12名。该场以攻克人工孵化为主要研究方向,通过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掌握了一系列大鲵养殖繁育的科研技术,其大鲵繁育技术和规模位居河南之首、全国前列,陕西汉中城固县戴明恒、湖南张家界桑植县王国兴等国内业界知名人士都曾到此学习交流。2009年2月,为了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提高全场总体效益,经三门峡工商局注册登记,该场更名为三门峡市水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1.1.1.2法人代表情况
三门峡市水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为周铁项。该同志热爱水产养殖,精通企业管理,事业心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在多年的经营活动中,诚实守信,社会形象良好,深受客户好评。
1.1.2项目建设条件
三门峡市水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大鲵仿生态标准化繁育基地选址在某某市某某乡三圣村西埝,属八道河滩中游地。本区紧邻310、209国道,交通四通八达,基础设施齐全,投资环境优越,通讯设施先进,水、电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充足。
1.1.3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名称: 大鲵种苗、大鲵成鱼
产品方案: 项目设计年繁育大鲵60万尾,其中增值放流11万尾,培育大鲵种苗43万尾,养殖大鲵成鱼6万尾。
建设规模: 项目拟租用土地30亩,新建大鲵原种繁育标准化智能温室7座,投入大鲵亲体2000尾,建立大鲵原种繁育研究室1个,大鲵救护中心1个;同时配套建设机电井2眼,锅炉房2座,水泵房、配电室各1个。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项目建设周期1年。2009年4月开始筹备,2010年3月全面建成。。
组织管理方案:对外处理好公司与农户、科研单位、合作单位的利益与协作关系;对内通过实施绩效挂钩制度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形成良好服务、科学生产、严格管理、注重销售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
1.1.4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1746.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040.2万元,占总投资的68.5%;流动资金3468.3万元,占总投资的29.5%;建设期利息237.6万元,占总投资的2%。资金来源方面,拟申请债务资金8237.6万元,占总投资的70%,其余3508.5万元由企业自筹资本金的形式解决,占总投资的30%。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1.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1.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特许办法》;
1.2.5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2.6 《某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1.2.7 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材料。
1.3 综合评价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水生野生资源保护行动纲要的有关政策规定,符合国家、省农业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规划。项目紧密依托当地优势野生资源,贯彻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经营方针,并按照三门峡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的要求,立意创建水产养殖龙头企业。项目实施后,可示范带动全省、全国大鲵繁养向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可有效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对进一步加强豫西地区大鲵珍稀物种资源保护, 加快中部地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资源保护建设步伐, 构建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和谐社会, 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 水生生物资源蕴藏着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我国水生生物资源特有程度高、孑遗物种数量大、生态系统类型齐全。目前经调查并记录的水生生物物种有2万多种,其中鱼类3800多种、两栖爬行类300多种、水生哺乳类40多种、水生植物600多种,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水生生物种类200多个。以水生生物资源为主体形成的水生生态系统,在维系自然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净化环境、缓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哮喘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例分析课件.pptx VIP
- 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展望十大投资主题系列-中国股市十大投资主题:先进制造篇.pdf
- 《脑卒中防治知识普及》课件.ppt VIP
- 《综合实践项目 健康生活宣传展演》(教案及反思)-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docx VIP
- 哮喘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例分析课件.pptx VIP
-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案及反思)-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docx VIP
- 《危险驾驶罪》课件.ppt VIP
- 《我的幸运一天》-课件.ppt VIP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含参问题.pdf VIP
- 综合实践项目+健康生活宣传展演+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