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项目摘要
1.1 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建设项目
项目承担单位:
项目负责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
建设地点: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澳镇大亚湾南岸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概述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试验车间3000 M2,池塘改造60亩,实验室1000 M2,管理用房100 M2,购置仪器设备30台套。
1.3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概述
本项目总投资为780万元,其中:试验车间建造投资300万元,池塘改造投资150万元,实验室及管理用房118万元,仪器设备采购投资132万元,其他费用42万元,预备费38万元。所需资金全部申请中央财政资金拨款。
1.4 项目建设期概述
项目建设期限为2年。
1.5 产品方案
在保存的美国进口的种质基础上,从国内和哥伦比亚等收集对虾亲虾1000对,进行亲虾培育、促熟。利用微卫星技术,测定对虾个体的亲缘关系,依据对虾个体的亲缘关系建立半同胞家系200个,养殖到糼虾,测定每个家系个体的生长、抗病、存活率等各种性状,再评定每个个体的综合育种值。根据综合值的高低筛选第一代优良对虾10000尾,进行优良苗种培育,筛选第二代优良亲虾30万尾,生产苗种10亿尾供应市场。
1.6 运行费用及效益分析
经测算,本项目每年运行费用约需150万元。所需经费由本所科学事业费拨款、相关科研项目经费以及中心自筹资金三方面途径解决。
项目建成后,依托南海水产研究所的技术力量和深圳基地等科研设施,充分利用优良的自然条件,采用现代育种技术,开展南美白对虾优良品种选育,建立南美白对虾优良品系,为南方乃至全国的海水养殖业提供优质南美白对虾种苗,促进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渔民经济收入,为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服务。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近20多年来,我国渔业产业政策经过一系列调整,逐步改变了过去依赖海洋捕捞的传统渔业产业结构,确立了以养殖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因而极大地促进了水产养殖科技创新、推动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对虾高密度池塘集约化养殖、网箱养鱼、工厂化养鱼、贝类工厂化养殖、贝类深海吊养、贝类浅海底播养殖、藻类网帘(延绳)吊养等多种新型的养殖方式的相继兴起和发展,使我国在短短的20年时间内,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养殖国。
在水产养殖中,南美白对虾(学名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国家“十五”科技攻关专题《南方对虾工厂化无公害养殖技术开发与示范》(2004DA526B0202),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渔项目《大规格优质成品对虾养殖技术》(B200201A01),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集约化对虾养殖废水(物)无害化生态处理技术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虾精养环境优良微藻藻相构建与培养研究》(5003485),池塘养殖技术养殖生态环境调控技术体内营养免疫调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研制、开发健康养殖产品2001)001001);枯草芽孢杆菌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饲添(2006)0711);预混料饲料添加剂(饲预(2006)2199);加强型利生素(粤饲添字(2006)001006);利生活菌(粤饲添字(2006)001004);利生健(粤饲添字(2006)001005);苗康达(粤饲添字(2006)001002);利生添宝(粤饲添字(2006)001001);对虾预混和饲料(粤饲预字(2006)003002)。
3、熟练掌握了南美白对虾的苗种培育技术和SPF苗种生产技术,为南美白对虾的遗传选育奠定了直接的技术基础。
我所海南和深圳基地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的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生产工作,其种苗生产是基地大部分收入的重要来源。通过南美白对虾苗种的生产,培养了人工繁育的技术人才,熟练掌握了南美白对虾的人工繁殖技术和SPF苗种的生产技术,为南美白对虾的遗传育种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力量。
4、在国家科技部种质资源平台项目和我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资助下,为南美白对虾的育种研究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经费保障。
通过国家科技部“水产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与共享南海水产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与共享主持的课题:2006BAD01A00)的“高产优质虾、贝、藻类新品种选育2006等。
获得的成果奖励:“珍珠贝分子标记及其辅助育种技术研究”,2006年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珍珠贝转基因技术研究”,2006年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马氏珠母贝完成已完成的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合浦珠母贝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转录谱研究”番禺科委项目“分子标记选育水产良种”()国家863项目“马氏珠母贝遗传改良技术研究”()广东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合浦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