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冬季灰霾期间大气细颗粒物化学成分特征.pdfVIP

太原市冬季灰霾期间大气细颗粒物化学成分特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环境科学 2014,34(4) :837~843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太原市冬季灰霾期间大气细颗粒物化学成分特征 曹玲娴 1,耿 红 2,3*,姚晨婷 2,赵 磊 2,段鹏丽 2,宣莹莹 3,李 红 4 (1.太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山西 太原 030002 ;2. 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山西 太原 030006 ;3. 国家环境保护煤炭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重点实 验室, 山西 太原 030006 ;4.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北京 100012) 摘要:研究了太原市灰霾发生期间大气 PM2.5 质量浓度和化学成分变化规律.采样时间为 2011 12 月 27 日16:00~2012 1 月 3 日04:00, 使用 TH-150C 中流量大气 PM2.5 采样器(采样膜为直径 90mm 的石英纤维滤膜)在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5 层楼顶每隔 4h 采样一次,得 到灰霾样品 34 个,非灰霾样品 5 个.采样期间对大气 PM2.5 质量浓度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灰霾期间(初起、进展、鼎盛、减弱 4 个阶段) 3 3 大气 PM2.5 平均浓度达(692±272)µg/m ,是非灰霾期间(即灰霾消失阶段) (54±12)µg/m 的 12.8 倍;在灰霾发生期间,大气 PM2.5 中 Hg 、Pb 、 2- - + + - - As 等重金属污染物、OC 以及水溶性无机离子 SO4 、NO3 、NH4 、K 、Cl 、F 浓度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即在灰霾初起、进展阶段不 断增加,在灰霾鼎盛期达到最大值,随后随着灰霾的减弱和消失而不断下降,最终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而与燃煤关系不大的 Zn 元素、Ca2+ 、 Mg2+等在灰霾各个时期浓度变化较小.以上结果说明冬季灰霾天气使太原市大气PM2.5 浓度显著上升,并增加 PM2.5 中重金属、有机物和二 次气溶胶含量,使其化学成分发生改变, 同时也反映了冬季燃煤和生物质燃烧对太原市大气PM2.5 的化学组成影响大于交通源和土壤扬尘. 关键词:灰霾;大气细颗粒物;化学成分;太原市 中图分类号:X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23(2014)04-0837-07 Investigation of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atmospheric fine particles during a wintertime haze episode in Taiyuan City. CAO Ling-xian1 2,3* 2 2 2 3 4 , GENG Hong , YAO Chen-ting , ZHAO Lei , DUAN Peng-li , XUAN Ying-ying , LI Hong (1.Taiyuan Central Station of Environment Monitoring, Taiyuan 030002, China;2.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6, China;3.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Laboratory on Efficient Resource- Utilization Techniques of Coal Waste, Taiyuan 030006, China;4.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C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