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摘 要
制备甲醛的优良催化剂,分别达到了85.5%和91.5%的甲醛得率。两种催化剂中
银的存在状态却完全不同:Ag/Si02中,银以元素态存在;A.g/Si02一A1203中银以
离子态存在。共同的高活性,和不同的银存在状态促使我们对它们特殊的性质进
两个部分:
一、银/二氧化硅催化剂的I『IIv.TPD,TPRS,DmFTs和Raman研究
f银/二氧化硅上氧吸附的超高真空程序升温脱附研究表明,脱附谱中存在对
以上)的脱附峰。由于催化剂在制备的高温焙烧过程,使得热稳定性最高而黏附
系数最低的Ag(111)结构在表面占优,因而表面原子氧浓度低,脱附谱中未检
测到。高温焙烧还使表面的缺陷浓度变高,有利于原子氧向体相的扩散,形成体
相溶解氧,也有利于体相氧向表面扩散,所以体相氧的对应570K的脱附峰较强。
体相氧和次表层氧的脱附峰都是由体相氧扩散到表面形成的。不同的是,体相氧
采用隙间扩散的机理,因而扩散需要克服的活化能较低,在较低温度下进行;而
次表层氧则需要较高的温度来克服取代扩散(或称填隙子扩散)的高活化能。
纯净银/--氧化硅上甲醇的TPD和TPRS表明,纯净的催化剂表面对甲醇没
有明显吸附,也没有发生反应。预吸附氧的银/二氧化硅上甲醇的TPRS显示,
氧的吸附可以促进甲醇的吸附。而不同氧物种对吸附甲醇的反应性能各有不同,
可以分为一个分子氧和四种原子氧物种O。1,Oca,OB,q。分子氧物种对甲醇
没有反应活性。四种原子氧中,O。l和0以为表面原子氧物种,对甲醇的反应没
有选择性,生成甲醛的同时,还会生成C02这一深度氧化的产物。体相氧物种
0B的脱附峰是由体相溶解氧,经过隙间扩散到催化剂表面。它对甲醇的反应也没
有选择性。而次表层氧q的脱附峰是由次表层氧,经过取代扩散到达催化剂表
面。它是唯一具有兀键性质的氧物种,使甲醇选择性的生成甲醛。同时提出了相
关的反应机理。
漫反射红外光谱的研究发现一个620cm~,归属于体相银氧振动的峰。它的
强度随着氧被还原而逐渐降低并消失。而在催化剂的拉曼光谱中,则在800cm。
发现了归属于次表层氧的振动峰,它是甲醇选择氧化的活性中心,与UHV-TPD
摘要
的结果一致。同时在880em-1发现可能归属于表面分子氧物种的振动峰。)5-
/
二、银硅铝催化剂的”AINMR、DRIFTS和Raman研究。
/银硅铝催化剂的27A1核磁研究表明,空白硅铝载体中,铝主要以四配位和
六配位两种形式存在,化学位移分别为45ppm和0ppm。随着银含量的增加,六
配位的铝减少,而四配位的铝增加。紫外可见漫反射谱的结果证实了,催化剂中
出现对应于Ag。计的原子簇的吸收峰,在300rim出现对应于还原态银的吸收峰,
以及450nm对应于较大银颗粒的吸收峰。催化剂中铝氧四面体的存在也被漫反
射红外光谱中,534,540和580
cm。的三个归属于铝氧四面体中AI.O的伸缩振
动模式的峰所证实。从以上三点及前人的工作出发,推测离子态的银是反应的活
性中心,可能是铝氧四面体(A104)与银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使银离子稳定存在。
银硅铝催化剂的漫反射红外光谱中还发现了620cm。的峰,该峰被认为是催
化剂中银氧相互作用的峰,峰的强度随银负载量的增加而增大。同时,在1360cm。1
附近的峰,与催化剂的银含量有一定关系。峰的归属可能是二氧化硅的声子振动
模式,或者是si.O.越的晶格振动模式。
拉曼光谱也被用来考察还原的催化剂表面Ag.O物种。发现在800cm。1的峰
可以归属于表面Ag.O.Ag振动或次表层氧与银的相互作用的峰,峰的强度随着
反应的进行而不断减小,与它相对应的氧物种是甲醇选择氧化的活性中心J
/、
竺壁竺——
——__————————--—_————●__—_—————————●—●_————_———_—____-—————————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