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历史综合题
人类社会所有的历史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空间中展开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理因素的制约。这也正是文科综合《考试说明》中所说的人类社会活动现象的“地缘因素”。针对近年高考文综卷中融入地理知识的历史综合题,笔者浅谈如何运用地理思维进行破解,以供大家参考。 一、利用地理因素中的时间规律性来判定人类社会活动的时间性 在文科综合测试下,我们可以利用自然界的时间规律性来判定有关史地综合题中人类社会活动的时间性。 例1宋代海上(贸易)往来大多是三、四月从日本驶往中国的江浙沿海,五、六月从江浙沿海驶向日本。这样选择航行的时间主要是为了( ) A、避开倭寇的活动B、遵守朝廷有关海禁的规定 C、利用海洋回流D、利用季风 例2当时(元代)从温州航海前往真腊(柬埔寨)的较佳时间是(2004全国文综试题) ( ) A、11—12月B、3—4月C、5—6月D、7—8月 解析:本题题干是典型的历史情景,而各备选项则是以历史情景与地理情景相混杂或单一的地理情景方式来迷惑考生,是一种较好的史地综合题。由于时间季节的变化,区域地理自然现象的特性也随之而变,人类的社会活动就是根据这些特性的变化,或躲避或利用。因此,无论是宋代海上贸易的往返时间还是元代前往柬埔寨,都正是利用了区域地理因素中,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中的东亚地区,随季节变化而风向变化的自然规律,以便于以风力作为动力的帆船航行来选择时间的。故正确答案为D和A。另如,2003年全国文综卷中第40题的第(2)问:“不同季节英吉利海峡气象条件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对渡海作战有什么影响?(提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过程中,风与气压的强弱也发生变化。)”此题也属于这类利用地理思维来解答历史试题的综合题。 二、利用地理因素中的交通特点来判定影响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区域范围 人类社会活动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中进行的,其活动的空间范围程度,受地理因素中地形、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就会扩大活动区域,反之就会缩小。这就使历史和地理密切结合起来,因而我们可以利用地理知识中的交通环境特点来分析历史上某一时期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范围状况,提高解答综合试题的能力。 例3当时(北宋)经汴河运往东京的稻米主要产自(2002全国文综试题) ( ) A、华北平原 B、汉中平原 C、太湖平原 D、江汉平原 解析: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范围,受地理因素中地形、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就会扩大活动区域,反之就会缩小。这就使历史和地理密切结合起来。如本题,题干是历史知识而选项是明显的地理术语,同时题干又强调了“水路”运输,所以学生既要根据一定的历史事实(如京杭运河连通淮河与长江;宋代太湖流域的稻米产量最高),又要熟悉地理因素中的河网水系(汴河经运河与淮河、长江联连,又经运河中的江南河与太湖流域联通),才能正确得出正确选项为C。另如,2001年文综卷第41题第(1)问中的“A地区(几内亚湾的热带雨林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当时殖民区域扩大的限制。”也属于此类综合题。 三、利用地理因素中的特定地理特性来判定人类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
地理环境中的地带性差异,不仅影响了人类社会不同区域的生产力水平,同时也影响了经济类型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从而形成了不同区域的经济、文化特色。 例4一位宋代人描述他所经过处,说其地“土多林木,田宜麻、谷”,人们“依山谷而居,联木为栅,屋高数尺,无瓦,覆以木板”,气候则“盛夏如中国十月”,所以“皆以厚毛为衣,非入室不撤(解衣)”。 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他看到的是——人的生活。 ( ) A、契丹B、女真C、大理D、西夏 解析:这是一道较好的史地综合题,既考查了历史思维,又考查了地理思维。本题通过“宋代”给出了历史时间范围,并对应地给出四个同时代的备选项内容。学生可以通过题干给出的地理特性(“土多林木”及“盛夏如中国十月”)和独特的生活方式(农耕、木屋和厚皮毛衣服)准确地判定出它是我国的东北地区,而宋代生活在东北地区的主要是女真人,故正确的选项为B。 四、利用地理物质资源的某些特性分析人类生产生活对其利用的原因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但人类对这些物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不是盲目的,而是根据这些物质资源的不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和利用。所以我们通过对某些地理物质资源特性的分析,来判定人类对其利用的原因。 例5从巴黎凡尔赛宫典型的法国式花园的照片(照片略)看,照片近景部分的地面是由细砂石铺就的,你认为细砂石铺地具有(2003上海文综试题) ( ) 排水作用:方便雨水下渗,不必铺下水道 防火作用:万一发生火灾,就地取材 防御作用:可以通过骑兵,阻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997-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doc
- 1997-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计量.doc
- 1997-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计算.doc
- 1997-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实验基础.doc
- 1997-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金属及其化合物.doc
- 1997-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doc
- 1997-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烃及烃的衍生物.doc
- 1997-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结构.doc
- 1997-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营养物质、有机合成与推断.doc
- 1997-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有机化合物的结构.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