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物理 课后知能检测1 沪科版选修3-1
1.(2012·上海上长高二检测)关于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是起电的三种不同方式
B.这三种方式都产生了电荷
C.这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电子在转移
D.这三种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
【解析】 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是起电的三种不同方式,实质都是电子转移,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这三种方式都不能产生电荷,故A、C、D正确,B错误.
【答案】 B
2.下列关于电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玻璃棒无论与什么物体摩擦都带正电,橡胶棒无论与什么物体摩擦都带负电
B.摩擦可以起电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总是同时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C.带电现象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两不带电的物体相互摩擦,得到电子的显负电性,失去电子的显正电性
D.当一种电荷出现时,必然有等量的异种电荷出现;当一种电荷消失时,必然有等量的异种电荷消失
【解析】 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故摩擦起电时,玻璃棒不一定都带正电,橡胶棒不一定都带负电,A错,相互摩擦的物体总是同时带等量异种电荷,B正确,带电现象的本质是电子转移,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C正确,根据电荷守恒定律,D正确.
【答案】 BCD
3.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小段距离,发现两小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两球原来带电情况可能是( )
A.A和B原来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A和B原来带有同种电荷
C.A和B原来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D.A和B原来只有一个带电
【解析】 两金属球接触后相互排斥,是由于电荷重新分配的结果,根据电荷分配的特点,A错误,B、C、D正确.
【答案】 BCD
4.如图1-1-4所示,AB是中性导体,把一个带正电的物体靠近A端后,又拿走.B端带( )
图1-1-4
A.正电 B.负电 C.不带电 D.不确定
【解析】 把带正电的物体靠近A端,导体A、B发生感应起电现象,但拿走带电体后,A、B两端的电荷又发生了中和,故C正确.
【答案】 C
5.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是表示跟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
C.元电荷就是质子
D.物体所带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解析】 元电荷是表示跟一个电子或质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不是电子或质子,元电荷是电荷的最小单元,所有电荷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整数倍,故BD正确.
【答案】 BD
6.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的值不可能的是( )
A.2.4×10-19 C B.-6.4×10-19 C
C.-1.6×10-19 C D.4×10-17 C
【解析】 元电荷电量为1.6×10-19 C,所有电荷量都必须是其整数倍,只有选项A不满足要求,故选项A不可能.
【答案】 A
7.(2012·杭州高二检测)某人做静电感应实验,有下列步骤及结论:把不带电的绝缘导体球甲移近带负电的绝缘导体球乙,但甲、乙两球不接触.用手指摸甲球.手指移开.移开乙球.甲球带正电.甲球不带电.下列操作过程和所得结论正确的有( )
A.→②→③→④→⑥ B.→②→④→③→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③→⑤
【解析】 →②→③→④→⑤是做静电感应实验的正确步骤.
【答案】 C
8.原来甲、乙、丙三物体都不带电,今使甲、乙两物体相互摩擦后,乙物体再与丙物体接触,最后,得知甲物体带正电1.6×10-15 C,丙物体带电8×10-16 C.则对于最后乙、丙两物体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 C
B.乙物体可能带有负电荷2.4×10-15 C
C.丙物体一定带有正电荷8×10-16 C
D.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 C
【解析】 由于甲、乙、丙原来都不带电,即都没有净电荷,甲、乙摩擦导致甲失去电子而带1.6×10-15 C的正电荷,乙物体得到电子而带1.6×10-15 C的负电荷;乙物体与不带电的丙物体相接触,从而使一部分负电荷转移到丙物体上,故可知乙、丙两物体都带负电荷,由电荷守恒可知乙最终所带负电为1.6×10-15 C-8×10-16 C=8×10-16 C,故A、D正确.
【答案】 AD
9.(2012·陕西高新一中高二检测)如图1-1-5所示,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的小球B(不接触)时,验电器的金箔张角减小,则( )
图1-1-5
A.金属球A可能不带电
B.金属球A可能带负电
C.金属球A可能带正电
D.金属球A一定带正电
【解析】 当不带电的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的小球B时,由于感应起电,金属球A会带上异种电荷,因异种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海南省昌江县矿区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斜塔上的实验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
- 天津市东丽区徐庄子中学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section b2a-2e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19.2.3正方形的性质》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海南省昌江县矿区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幼时记趣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
-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16.3 分式方程》基础训练一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海南省昌江县矿区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
-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14.3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基础训练二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海南省昌江县矿区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十六 松树金龟子节选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
- 天津市东丽区徐庄子中学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section a 3a-3c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21.2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测试题3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江西省兴国县将军中学2014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次大考试题.doc
- 红对勾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整合+素能培养专题十一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
- 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 2.5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课后知能检测 苏教版选修2-1.doc
- 高考领航2015届高考政治新一轮总复习题型构建+热点链接生活与哲学 1.1 美好生活的向导课件.ppt
- 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第3节 第2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后知能检测 中图版必修1.doc
- 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物理 课后知能检测5 沪科版选修3-4.doc
- 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 2.3 空间直角坐标系课后知能检测 苏教版必修2.doc
- 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第3节 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课后知能检测 中图版必修1.doc
- 金版学案2014-2015高中历史 第1课 孔子与老子配套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
- 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 3.2.1 第1课时 对数的概念课后知能检测 苏教版必修1.doc
最近下载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浙江]永康市委统战部编制外工作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VIP
- 教你三步查看老婆微信聊天记录.docx VIP
- 2022年公务员考试内蒙古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doc VIP
- 兴澄特钢海洋工程用钢研究与开发现状..ppt VIP
- 运动解剖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气瓶检验员考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大学藏文四级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pdf
- 新解读《GB_T 20970-2015石油天然气工业 井下工具 封隔器和桥塞》最新解读.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