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省南郑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是后来人为发起的如唐代的“新乐府运动”所不可比的。”在“诗经六义”中并称,表明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里,高雅文学和俗文学不是对立的。
C.汉以后的语言文白分野及城市发展使得俗文学很长时间也没有振兴起来,更没有成为文学的主流。
D.正是因为出现了开启俗文学第二个高潮的元杂剧,才使得受压迫的汉民族知识分子有了释放能量的机会。
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出现,文艺消费有了较好的市场,从而引发了俗文学的第二次高潮的到来。
B.“新乐府运动”在创作的主观自觉性上高于《诗经·国风》,《诗经·国风》在诗歌规模、内容和语言丰富性上超过了汉乐府。
C.从《诗经》到乐府、说书,从元杂剧到明传奇,从话本、拟话本小说到《红楼梦》,俗文学经历了两次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D.《诗经·国风》反映了人民在相对稳定的社会里心态平和;你写戏演戏我买票看戏,这种商业用途使得俗文学没落。
李膺恒以疾不送迎宾客二十日乃一通客。唯陈仲弓来,辄乘舆出门迎之。
膺居阳城时,门生在门下者,恒有四五百人。膺每作一文出手,门下共争之,不得堕地。陈仲弓初令大儿元方来见,膺与言语讫,遣厨中食。元方喜,以为合意,当复得见焉。膺同县聂季宝,小家子,不敢见膺。杜周甫知季宝,不能定名,以语膺。呼见,坐置砌下牛衣上。一与言,即决:“此人当作国士。”卒如其言。
膺坐党事,与杜密、荀翊同系新汲县狱。时岁日,翊引杯:“正朝从小起。”膺谓:“死者人情所恶,今子无吝色者何?”翊:“求仁得仁,又谁恨也?”膺乃叹:“汉其亡矣,汉其亡矣!夫善人天地之纪,而多害之,何以存国?”(选自《太平广记》)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 谢:表示歉意 B.考死,妻子徙边 考:通“拷”,拷打
C杜周甫知季宝,不能定名,以语膺 语:告诉
D膺坐党事,与杜密、荀翊同系新汲县狱 坐:犯……罪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李膺“性简亢”的一组是(3分)
①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 ④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
②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 ⑤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③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⑥一与言,即决:“此人当作国士。”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⑤
下列对所选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膺交往来的人很少,但他的声名很高,社会上仰慕他的人很多。当时很多人望能成为他的门徒,荀爽甚至以给他驾一次车为荣耀。
B.李膺做官威猛严峻,不畏惧权势。他做司隶校尉时,宦官张让权倾一时,其弟张朔依仗其势为非作歹,李膺带将吏把他从张让家里搜出逮捕,并依法杀掉。
C.李膺很有文才,他的文章被学生们争着阅读。他还善于识别人才,虽然聂季宝出身低微,但一谈话他就断定聂季宝是国家的栋梁。
D.李膺为人高傲,他不仅敢于打击宦官的嚣张气焰,甚至敢于冒犯皇帝。他把皇帝身边的太监吓得不敢出官门,把能得到他接纳的人称为“登龙门”,并因此获罪。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分)
(1)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2)膺谓“死者人情所恶,今子无吝色者何?”翊“求仁得仁,又谁恨也?”8—9题。 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钓鱼子陵①,思莼季鹰②,笑我飘零。
注:①子陵:即严子陵,东汉著名隐士,隐于富春江。②季鹰:即张翰,西晋时人。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莼羹、鲈鱼脍,于是辞官回家。
8.请简要分析这首元曲中诗人的形象。(分)
请赏析末句中“笑”字的妙处。(分)
(1)(2) 选考题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数学有诗意
周凯
走在复旦校园,过去的半年内,很多学生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看到道路两旁悬挂起一排排纸鹤。而这一次离去的,是数学家谷超豪。
这位数学家的故事可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处处闪动着调皮的生活色彩。“文革”下放时,他在广播里听到龙卷风要经过,还有心思看看窗外飘飞的雨点,算曲率,说播报有误;在香港便利店买完冰镇矿泉水,他突然打破沉默对身旁的学生说:“你知道怎么用数学来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冰的融化过程吗?”
在他看来,生活处处有数学,“人谓数无味,我道味无穷”。在医院时,他根据抽血检验报告,预测自己的出院时间;根据风向和台风的几何特性,他常和天气预报比赛谁预测台风更准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汇编(新课标地区Ⅰ)作文1.doc
- [套卷]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湖南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考试.doc
- [套卷]辽宁省大连市2014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二).doc
- [套卷]辽宁省大连市2014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doc
- 吉林省201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
- 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汇编(新课标地区Ⅱ)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doc
- 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汇编(新课标地区Ⅱ) 辨析并修改病句.doc
- [套卷]辽宁省大连市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_语文试题.doc
-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考试.doc
- 【解析版】江苏省连云港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语文).doc
- 广东省中山市2014届高三高考原创模拟试题(三)(语文).doc
- 陕西省南郑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 【解析版】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doc
- 广东省中山市2014届高三高考原创模拟试题(四)(语文).doc
- 陕西省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解析版】江苏省无锡市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doc
- 陕西省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
- 广东省中山市2014届高三高考原创模拟试题(五)(语文).doc
- 【解析版】江苏省扬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