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昌区2014届高三元月调考语文试卷(,答案word).docVIP

湖北省武昌区2014届高三元月调考语文试卷(,答案word).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昌区2014届高三元月调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 C(A.长歌当dàng哭 ;B.束shù之高阁;D.脑髓suǐ。) 2. D(A.文采;B.走投无路;C.眩晕。) 3. A(第一空,“悬”字最能表现雨云悬浮凝滞,欲落未落的状态。第二空,此复句为因果关系。第三空,“石破天惊”形容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惊天动地”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触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形容事态严重,引起轰动,用于此处与语境不符,且与“触目”重复。“天翻地覆”形容发生根本的变化,也形容秩序大乱。第四空,“冷峻”既有冷酷严峻之义,又有冷静严肃之意,给人的感觉是深沉、较少欢笑和热情,对事物的冷清旁观。“严峻”,严厉、严肃。“冷酷”,表示人的一种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的概念,意即冷淡苛刻,残酷无情,毫无同情心。“严酷”,残酷或冷酷无情。) 4.C(A.用词不当,“任务”与“成功”不能搭配,“成功”应改为“完成”。B.主语“中国史学家”与宾语“学术含量”搭配不当,应在“越来越显示出”前加“其作品”作第二个分句的主语。D.句式杂糅,可改为“例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柠檬中间就含有柠檬酸、柠檬多酚及维生素C等成分,它们都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5.B(应为“主人公之一觉慧”。)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6.C(“西学东渐给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带来了外源性危机,这是促使中国文化步入转型阶段的真正原因”一句分析有误,“外源性危机”并非是导致“中国文化步入转型阶段”的唯一原因,原文说的是“双重文化危机的张力,再加上文化发展进步和救国救民的需要,打破旧模式、构建新文化就成为中国近代不争的文化诉求,文化转型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7.D(由文中第四段中的“面对西学的传播和冲击,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强大的势能,这种势能的强大使得西方先进的文化精神进入中国、改造传统变得异常艰难”可知,“中国文化成功抵御和化解了西学东渐带来的冲击”一句理解错误。) 8.A(由文章结尾“把西方文化(当然包括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相结合,通过文化整合实现文化转型,创造新的中国文化,这才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可知,“唯有破旧立新,引进西方先进的文化精神进入中国,改造传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文化转型”一句不符合文意。) 三、古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9.(3分)C(“危”应为“正直、端正”的意思,例如成语“正襟危坐”中“危”字就是这个意思。) 10.(3分)A(①是作者的观点;②是贾谊劝谏汉文帝的话;③是使官员振作知耻的方法。) 11.(3分)B(“以教之耻为先”,教育只是振作朝廷官员的知耻精神的一个必要条件。) 12.(9分)(1)不只是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就连睡觉也梦不到了。 (“匪但”、“梦寐”各1分,句意1分。)(2) 如果国君对待大臣像对待犬马一样,那么大臣就会像犬马那样要求自己。 (“遇”、“自为”各1分,句意1分。) (3)像这样下去,边疆万一有紧急情况发生,他们就会像斑鸠、燕子一样纷纷地飞走了。 (“如是”、“缓急”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读书人都懂得廉耻,那么国家就永远不会有耻辱了。读书人不懂得廉耻,这就是国家的最大耻辱。我遍览近代的读书人,从他们向皇帝陈述政治主张、开始做官时起,具有廉耻心的人已经很少了。当官越久,知耻的精神就越差劲。名望越高,巴结的恶习就越顽固。地位越接近皇帝,逢迎的手段就越巧妙。到做了三公、六卿,官位并非不高,然而在他们身上,像古时候大臣那种高尚的、严正的、为人表率的自持风格,不只是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就连睡觉也梦不到了。大臣讲究节操的盛况,已完全没有了。这不是由于别的原因,而是没有使朝廷官员知耻的精神振作起来的缘故。 怎样才能振作朝廷官员的知耻精神呢?答:首先是教育朝廷官员懂得廉耻。贾谊在规劝汉文帝时说:“如果国君对待大臣像对待犬马一样,大臣就会像犬马那样要求自己。如果国君像对待官吏一样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按官吏的标准要求自己。”这些教导,像太阳星辰一样光辉,都是圣人贤士的警语,是从古到今最好的告诫。 务农做工和肩挑背扛的人不懂得廉耻,只是使他自受侮辱;有钱的人不懂得廉耻,只是使他们的家庭受到侮辱;读书人不懂得廉耻,可以说是侮辱了邦国;如果卿大夫不懂得廉耻,就可说是侮辱了天下。不懂得廉耻的人,由一般的老百姓上升为读书人,由读书人上升为小官、大官,这就从他们自身自家受侮辱,扩大到整个天下受侮辱。 我私下观察现在身居要职的官员,他们只知道追求车马,讲究服饰,卖弄花言巧语,此外就一无所知了。清闲的官员,只知道练书法和吟诗作对,此外就什么都不过问了。大臣们在朝廷里发表政论,都是察言观色根据皇帝的喜怒行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