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档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其中一道工序专用夹具的设计(含CAD图纸全套).doc

换档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其中一道工序专用夹具的设计(含CAD图纸全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买文档后送图纸,QQ194535455

买文档后送图纸,QQ 194535455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mm,两端倒脚0.4mm×45°,表面粗糙度R3.2。 2)换档叉脚端面:保证尺寸56,表面粗糙度R12.5。 3)操纵槽:宽度为14.2mm ,深度为18mm,对称面与换档叉头端面的距离为20.5mm,两侧面几底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12.5。 4)换档叉脚端面:厚度尺寸为5.9mm,表面粗糙度R6.3,对孔Φ15.81F8的垂直度为0.15mm,外端面与操纵槽的距离为33.5mm。 5)换档叉脚内侧面:宽度尺寸为51mm,表面粗糙度为R6.3。两端倒角0.8mm×45°。 二、工艺规程设计 (一)零件材料 零件为35钢,是中碳钢,其强度和球铁接近,其铸造工艺性介于低碳钢和高碳钢之间,可进行热处理,以获得所需要的机械性能。 (二)毛坯选择 1、确定毛坯的类型及制造方法 由于零件的材料为35钢,零件形状不规则,因此应选用铸造毛坯。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而且工件上有许多表面不切削加工,所以选用砂型机器造型。 2、毛坯的形状,尺寸及公差 毛坯的形状及尺寸如图1所示。选择过零件最高线且平行与换档叉脚对称面的平面作分型面,铸件采用带型芯的分模造型,多件同时浇注,钢水经两拔叉脚位置经横浇口流入. 由于该零件属特形零件,且利用不加工表面进行定位的情形较多, 所以确定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GB6414-86的CT9,机械加工余量等级为AM-H. 3、确定毛坯的技术要求 1)铸件无明显的铸造缺陷 2)未注圆角为R3~5 3)拔摸斜度为7° 4)机加工前正火,消除内应力 4、绘毛坯图 根据零件图所示的零件结构形状,在各加工表面加上加工余量,绘制毛坯图 (三)基准选择 由于附图1所示的换档叉零件图多数尺寸及形位公差以φ15.81F8孔及其端面为设计基准,因此必须首先将φ15.81F8孔及其端面加工好,为后续工序准备基准.根据粗,精基准选择的原则,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基准如下: φ15.81F8孔及其端面:拔叉头的外轮廓及端面(粗基准) 换档叉脚端面(粗加工): φ15.81F8孔及其端面 换档叉脚端面(精加工): φ15.81F8孔及换档叉脚端面 换档叉脚内侧面: φ15.81F8孔, 换档叉脚端面及换档叉脚外侧面 操纵槽: φ15.81F8孔,操纵槽, 换档叉脚内侧面 (四)拟订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1、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及加工路线 该换档叉的加工表面为: φ15.81F8孔及端面, 换档叉脚的两侧面及内侧面,操纵槽, φ15.81F8孔.根据各加工表面的精度要求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孔的加工路线为钻—樘—饺,端面的加工方法为车, 换档叉脚端面的加工路线为粗铣—磨, 换档叉脚内侧面的加工方法为铣削,操纵槽的加工方法铣削, φ15.81F8孔的加工方法为钻削. 2、拟订加工工艺路线 1)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一 车换档叉头端面,钻,镗,铰φ15.81F8孔,孔口倒角. 工序二 校正换档叉脚 工序三 粗铣换档叉脚两端面 工序四 铣换档叉脚内侧面 工序五 铣操纵槽 工序六 钻φ15.81F8孔 工序七 去毛刺 工序八 换档叉脚局部淬火 工序九 校正换档叉脚 工序十 磨换档叉脚两端面 工序十一 清洗 工序十二 清洗检验 2)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一 车换档叉头端面 工序二 钻,镗,铰φ15.81F8孔 工序三 φ15.81F8孔口倒角. 工序四 校正换档叉脚 工序五 粗铣换档叉脚两端面 工序六 铣换档叉脚内侧面 工序七 铣操纵槽 工序八 φ15.81F8孔 工序九 去毛刺 工序十 换档叉脚局部淬火 工序十一 校正换档叉脚 工序十二 磨换档叉脚两端面 工序十三 清洗 工序十四 清洗 工艺路线方案一是按工序集中原则组织工序, φ15.81F8孔及端面需要用采用六角车床和专用夹具加工,优点是工艺路线短, φ15H8孔及其端面的加工在一台机床上完成,减少工件装夹次数,易于保证加工面相互位置精度,需要的机床数量少,减少工件在工序间的运输,减少辅助时间和准备终结时间.工艺路线方案二是按序分散原则组织工序,换档叉头端面可在普通车床上用通用卡盘装夹加工, φ15.81F8孔可在普通钻床上用钻模加工,孔口倒角在另一台车床上加工.优点是可以采用通用机床和通用夹具,缺点是工艺路线太长,增加了工件的装夹次数,而且工序一和工序二重复使用粗基准.由于本零件形状不规则,加工面分散,可以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提高生产率.综合上述两个工艺路线方案的优缺点,选择第一个方案. (五)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以下简称《工艺手册》),分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