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历史基础拓展复习课件18.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抗日战争的特点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特点:①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②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连成一体;③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的并存,前期积极,后期消极是正面战场的特征,敌后根据地则始终如一,两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 * ④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共倡导并做出巨大让步最终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贯彻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以斗争求团结,始终高举抗日大旗,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⑤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⑥持久性。是所有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 (2)胜利的原因:①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这是中国民族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重性质的进步的和正义的战争,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②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从敌后战场到正面战场,从国统区到沦陷区,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国外华侨,从汉族到少数民族都充分体现了全民抗战的特点 * ③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指明抗战前途;从坚持斗争求团结巩固统一战线,到抓住国际国内有利时机及时反攻胜利,都突出了中共在抗战胜利中的关键作用 * ④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突出特点;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战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战取胜的有力配合。 * (2010·天津文综)《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例1   从“亡国灭种的危机”等关键词不难做出判断。答案选C。      * (2010·北京文综)“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朝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 例2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全民族团结抗战,应该反映的是民族矛盾,此题应该是指1937年上海“八一三”事变,所以正确选项是D。 * (2010·全国新课标)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  * 例3 本题学生会误选B,从材料中“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帅才能十分高超”之句可排除A、D两项。平型关战役属于小地域内的伏击战,而百团大战则属于“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的典型战例。答案选C。  *   (2009·山东文综) 一位同学查阅《申报》时看到以下报道:“囗路方面消息,沪平通车昨日起北上车暂以济南为终点,南下车亦由济南开出,惟津浦客车则仍开至沧州,其以北之情形囗不明囗。南下各次车抵沪时,均甚拥挤。”(注:囗表示字迹不清)该报道的背景是(  ) A.红军转战陕北,国共军事对峙 B.日本全面侵华,平津局势紧张 C.内战全面爆发,华北战事频繁 D.三大战役结束,长江以北解放   * 例4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与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的“沪平通车至济南”和“津浦客车通车至沧州”说明平津形势紧张。从空间上考虑不可能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也不可能发生在内战爆发后长江以北都惨遭战火蹂躏的时期。  *   (2009·广东文综) 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在工作报告中说,国民党肤施县党部在延安公开出版几种壁报,张贴通衢。共产党的印刷厂替国民党印刷传单,已是尽人皆知,这反映出当时(  ) A.国民党已在军事上占领延安 B.边区政府由国民党政府直接管辖 C.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D.共产党允许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 例5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