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项目概要
1.1 项目名称
年产2万吨高端润滑油生产项目
1.2 项目建设单位
乌鲁木齐大唐旭宬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1.3 项目建设地点
兵团十二师头区工业园区
1.4 建设规模
1、项目用地面积33334平方米(50亩)。
2、土建工程:总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25400平方米。
3、附属工程:围墙700米,地坪3000平方米,厂区绿化3000平方米以及配套供热、供水、消防、道路等公用辅助工程。
4、新增生产设备3000万元。
5、项目生产规模为年产高端润滑油2万吨。
1.5 建设年限
本项目建设期1年,即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
1.6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98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5300万元,设备投资300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1500万元。
项目总投资9800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
1.7 项目经济效益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26000万元,年缴纳增值税及附加600万元,年总成本费用22400万元,年利润总额3000万元,年缴纳企业所得税750万元,年净利润2250万元。
投资回收期4.36年(不含建设期),投资利润率22.96%。
第二章 项目背景
2.1 政策背景
2.1.1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2010年3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是中央新时期新疆工作总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两个大局思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重要体现,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的必要保证。此次,有全国19个承担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任务的省市,和受援的12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州及受援的新疆生产建设兵12个师。
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民族团结明显加强,社会稳定明显巩固;到2020年促进新疆区域协调发展、人民富裕、生态良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巩固、文明进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新疆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布局,再过十年,新疆就可以和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会,新疆各行业的开发建设逐步大幅提高,新疆市场对高端润滑油的需求会不断加大。
2.1.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适应“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新疆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将呈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态势,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蕴藏着巨大的需求潜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推进,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明显加快,为我区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指出,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推进疆内企业参与石油天然气下游产品开发,增加油气资源在疆内的加工量,最大限度地延伸产业链,形成一批石化产业集群。
2.2 行业背景
2.2.1 润滑油供需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机械、汽车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这种因素的刺激下,我国润滑油的市场需求呈现出逐年大幅递增的趋势。到2009年底,全国润滑油市场消费总量约370-380万公吨,润滑油产量约353万公吨(含国外公司在华建厂),中国石化的润滑油产量占总量的25.6%。20世纪1990年代初中国大陆开放润滑油市场以来,跨国石油公司纷纷抢滩登陆,以合资或独资方式建立润滑油调合厂。到2002年底,美孚、埃克森、壳牌、加德士、英国石油、嘉实多、福斯、道达尔、矣尔夫、LG化学、日本石油等大型石油公司在中国大陆建立的润滑油调合厂综合产能已达100万公吨以上,约占中国大陆润滑油综合产能的1/5。我国润滑油市场激烈竞争的局面已经形成。
2.2.2 与国际市场接轨程度高
润滑油作为最早放开市场的石油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最早、程度最高。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利益驱动,各种润滑油调和厂纷纷成立,润滑油市场由石化系统垄断的局面被打破。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大大小小的润滑油调和厂3000多家。与此同时,许多跨国公司以其长期占领市场为目标,在中国润滑油市场抢滩登陆,相继在中国建成润滑油调和厂,总生产能力达80万吨/年,中国润滑油市场一时比较混乱。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控和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市场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目前,国内润滑油经历了市场的锤炼和考验,除长城、海牌、飞天、南海、七星等品牌享有盛名外,也有一些由民营企业生产的润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