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执信、广雅、六中2014届高三三校9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VIP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广雅、六中2014届高三三校9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州市执信、广雅、六中2014届高三三校9月联考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10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黄仁宇评价的是 A.孔子“仁”的思想     B.孟子的“性善说”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陆九渊的“心学” 2.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该时期是 A.西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3.“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4.应劭《风俗通义·佚文》述:“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材料表明 A.牛耕在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B.牛耕在当时开始出现 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  D.农耕经济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5.有学者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这说明此时中国 A.经济总量与劳动生产率在增长 B.经济总量在世界处于落后地位 C.经济增长以传统的方式来实现 D.经济类型和总量实现新的突破 6.陈旭麓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射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这里的“新陈代射”指的是 A.中国完成了现代化进程 B.统治阶级内部觉醒出现“变局论” C.西学东渐之风日益盛行 D.中国经常逐渐沦为资本主义附庸 7. 下图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的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甲午战争后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 B.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 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 D.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 8.由于博览会可以“开风气而劝工商”,1908年,两江总督端方奏请政府创办展览会;1910年,中国人首次在南京创办了博览会。被称为“南洋劝业会”。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创办博览会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西方文化 B.开阔人们眼界 C.发展民族工业 D.抵制西方侵略 9.1912年2月11日,《神州日报》发表了《但闻人语响》的漫画(如图),描绘了有人听见从遥远的紫禁城传出了“逊位”的声音。对此画解读正确的是 A.民众要求建立中华民国的愿望 B.民众对袁世凯贪恋皇权的厌恶 C.报刊舆论对政局发展起决定作用 D.革命党人对结束封建帝制的期盼 10.据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城市中尽管政府严令剪辫,不少士绅仍“视无发者如同仇敌”。有的城市公然成立了“保辫会”“复古会”,认为“剪辫即系投洋”,以致20世纪20年代“辫发犹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 A.辛亥革命对移风易俗无作用 B.封建势力在革命后恢复旧有统治秩序 C.剪辫运动缺少广大基层民众支持 D.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过程曲折 11.右图所示为1920年胡适等发表的《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不完全认同五四运动 B.作者主张改革应从学生开始 C.五四运动没有带来任何影响 D.五四运动的余波延续了一年 12.《江南造船所纪要》载,1920—1921年,该所为美国制造了四艘万吨轮船,分别是“官府”、“天朝”、“东方”、“震旦”号。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中国造船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明显的进步 B.“一战”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C.为美国所造的四艘万吨轮船带有中国文化元素 D.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措施刺激了民族工业发展 13.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写道:“夫成绩者,今所现之果也,然必有昔之成绩以为因;而今之成绩又自为因,以孕产将来之果;因果相续,如环无端,必寻出因果关系,然后活动之继续性可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