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源套餐】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件4.pptVIP

【精品资源套餐】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件4.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与基督教的“因行称义”的本质区别是 A、人们得救的途径 B、对教皇权威的否定 C、为人处事的准则 D、“人”与“上帝”的对立 6.16世纪西欧的反封建斗争往往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是: A. 宗教在当时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B. 宗教和神学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 C. 天主教会反对殖民扩张,维护了资产阶级的人性主张 D. 宗教有很大的迷惑性,人民易于接受 7、加尔文的学说之所以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主要是因为 A、他宣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 B、他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C、他的先定论将上帝摆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D、其学说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愿望 8、恩格斯称加尔文的信条“适合资产阶级中最勇敢的人的要求”,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加尔文改革是资产阶级的改革 B、加尔文改革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奏 C、加尔文学说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提供了理论依据 D、加尔文说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9.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有哪些①新教不再受制于罗马教皇 ②实行政教合—的体制 ③都受文艺复兴的影响 ④都反对因行称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宗教领域内部的改革 B、统治阶级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C、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 D、劳苦大众挑战教皇权威的斗争 思考:课本60页“解析与探究” 相同: “因行称义”,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才能得救。为教皇树立绝对权威提供理论基础。 “因信称义”,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否定了教皇的特权,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信仰得救”,主张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在此基础上提出“先定论”: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决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进一步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作用;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作辩护;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都属于基督教教义,目的都是为实现灵魂最终升入天堂。 相异: 理解:16世纪天主教的根本变革就是宗教改革运动,它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罗马教皇的权威,冲击了天主教会统治,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障碍;实质是早期的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神权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13 巨人迭出的时代 14 挑战教皇的权威 人文主义复兴 12 希腊先哲 单元线索 人文精神的萌芽 中世纪---- 人文精神被湮没 基督教(诞生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帝国) 东正教 天主教 东正教 天主教 新 教 公元1054年分裂 16世纪宗教改革 教派 思想主张 作用 影响 天 主 教 新教 路 德 教 加 尔 文 教 “因行称义”,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才能得救。 为教皇树立绝对权威提供理论基础。 “因信称义”,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 否定了教皇的特权,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信仰得救”,主张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先定论”,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决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 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利;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作辩护;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天主教 路德教 加尔文教 使天主教会在西欧社会垄断了一切。 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是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出现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地区广泛传播,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思形态方面的依据。 圣彼得大教堂建于1506年—1626年,为梵蒂冈的教廷教堂,是天主教会举行最隆重仪式的场所。梵蒂冈教廷从中古时代起即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 天主教会地位: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因行称义” 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才能得救 “上帝是不与油嘴之人直接交往的,只有在我们教士的主持下,才能聆听到上帝的福音;否则,就要受到永世惩罚”。 教会主张: 作用: 为教皇树立绝对权威提供了理论基础。 使天主教会在西欧社会垄断了一切。 教皇在西欧有超世俗的权力和地位,国王到农奴基本上都是天主教徒,罗马教皇拥有行政、立法、财政、司法决定权,而且西欧各国的天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