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 文 摘 要
食管中段癌术后胃肠激素、胃排空、食管动力学的
相关性研究
摘 要
目的:食管中段癌术后,由于消化系统正常的生理与
解剖结构的破坏以及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改变,许多患者存在
不同程度的厌食、饱腹、暖气、返流、腹泻、恶心等症状。
这些症状的出现与食管癌术后消化道的病理生理改变有关。
本实验对食管癌切除术后不同时间的患者进行显示子胃排
空试验、空腹胃肠激素检查和食管测压,以研究术后胸胃排
空功能、食管蠕动功能、空腹胃肠激素水平变化及其相互联
系。
方法:本实验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 2004
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就诊治疗及进行术后复查的食
管中段癌术后患者23例,其中男17例,女6例,年龄43-71
岁,平均60.2岁。按随访时间不同分为4组,术后1个月
组8例,术后3个月组5例,术后6个月组5例,术后 12
个月组5例。5名无消化系统疾病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3例,女2例,平均61.2岁。所有的研究对象均进
行显示子胃排空试验,计数进食试验餐后30分、60分、90
分、120分、240分的入肠显示子个数。抽取清晨空腹静脉
血,应用放免法检测血浆胃动素及血清胃泌素(此检查增加
术前组,共7例,其中男2例,女5例,平均63.4岁)。应
用食管测压技术检测术后胸腔胃内压、吻合口压力、食管静
息压、湿吞10次食管原发蠕动次数及食管收缩幅度。
中 文 摘 要
统计学方法:显示子胃排空结果、残余食管原发蠕动
次数、残余食管湿吞时收缩压及胃肠激素检测结果应用方差
分析法进行分析,胸腔胃及残余食管静息压应用t检验进行
分析。数据采用均数士标准差。士S)表示,以95%可信区间
为正常值范围,以P_0.05为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以
P0.01为在统计学上有极显著差异。统计处理均使用SPSS
12.0软件 (SPSSInc.,美国)进行。
结果:1进食试验餐后30min各组显示子的排空速率
无明显差别 (P=0.242);进食试验餐后60min.90min.120
min后,术后各组的排空速率明显减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
著差异 (P0.05),而术后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别 (P0.05);
进食试验餐后240min各组显示子的排空速率无明显差别
(P=0.222).
2 对照组空腹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水平低于术前
组及术后各组,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 (P0.05);而术
前组及术后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别 ((P0.05)0
3术后各组的胸腔胃静息压与残余食管静息压之间均
无明显差别 ((P0.05),胸腔胃与残余食管之间不存在明显
高压带;对照组湿吞后食管原发蠕动的次数远高于术后各组
残余食管的原发蠕动次数 (P0.05),术后各组之间相比较,
1个月组、3个月组、6个月组之间无明显差别 ((P0.05),
但低于术后12个月组 (P0.05);湿吞后食管蠕动的收缩压
对照组高于术后各组 (P0.05),术后1个月组与术后3个
月组之间无明显差别,但是低于术后6个月组和术后12个
月组;术后3个月组与术后6个月组之间无明显差别,但是
低于术后12个月组;术后12个月组低于对照组但是高于其
,
2
中文 摘 要
它术后组
4 120min 胃排空率与空腹血清 胃泌素水平
(b=-0.543,P=0.003)和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 (b=-0.472,
P=0.011)呈显著负相关。残余食管蠕动性收缩与空腹血清
胃泌素水平 (b=-0.499,P=0.007)和空腹血浆 胃动素
(b=-0.481,P=0.01)呈显著负相关。食管收缩幅度与空腹
血清胃泌素水平 (b二一0.556,P=0.002)和空腹血浆胃动素
水平 (b=-0.591,P=0.001)呈显著负相关。
结论:1食管中段癌切除术后,胸腔胃对固体食物的
排空明显延迟,并且不随术后时间延长而恢复,但是仍然保
持其基本的蠕动和排空能力。
2 食管癌术前患者空腹血浆胃动素和空腹血清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