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城乡长大资料3[精彩].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筹城乡发展资料3 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和谐宁国 安徽省宁国市人民政府市长 唐佑文 (2009年7月) 在安徽省宁国市西北部有一个村,当您沿着宁国七山公路经过海螺集团宁国水泥厂到达该村时,映入您眼帘的是一条条宽阔整洁的水泥路,河道干净清洁,村容村貌美观,周围古木林立,绿树成荫,这就是宁国市港口镇山门村。在这块23.0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4587个村民,全村35个村民组1153户村民基本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家家通自来水,农民走的是干净路,喝的是自来水,用的是卫生厕所,烧的是沼气,日用品超市、集贸市场等应有尽有,文化体育设施配套齐全,农民活动中心内容丰富,万亩珍惜树种园林绿树葱茸,这里的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安居乐业,可谓是这里的写照。几年前的破旧村庄摇身变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宁国市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成果开始显现。近年来,宁国市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基本实现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前述案例就是宁国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该村通过“村企共建”模式,村民按照“公司+农户”方式加盟安徽五星养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养殖三黄鸡,五星公司负责提供鸡苗、饲料、技术并负责销售,公司对村民作出“农户只负责养鸡,其它的事由我来做”的承诺,探索出了一条“以企兴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其实,这只是宁国市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一个点,宁国市正是通过这样的一个一个不同的点,组成了全市统筹发展的一张面,在这张面的统筹下,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自2000年以来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居安徽省县市前列,2008年生产总值达到98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2.5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05元,分别增长13.7%、22.9%和19%。1995年进入综合实力全国“百强县”行列,2008年在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组织的实践科学发展观指标体系考评中被评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具体而言:一是逐步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时空差”。对于山区市的宁国来说,道路交通是制约城乡统筹的“瓶颈”。近几年来,宁国市围绕“外抓大联网、内抓大配套”思路,全面完成了过境省道改造,实施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提高了市内城乡之间的空间通达性;随着宁宣杭、扬绩高速公路和皖赣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宁国将实现与南京、杭州这两个现代化都市的直通,与苏浙沪的“时空差”进一步缩短,上海浦东、南京禄口和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这三个空港到宁国的车程均在1.5-2小时以内,既为宁国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协作带来新的机遇,也为宁国实施融入全球化的大开放发展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逐步缩小了城乡之间的“产业差”。多年来,宁国积极推行农村的工业化,不断调整和提升经济结构,构筑起以省级宁国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乡镇工业集中区为基础的河港工业区和河千公路沿线的工业经济带,初步形成了汽车橡胶零部件、耐磨铸件、电子元器件三大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发展新型建材、光伏等新兴产业。培育了中鼎集团、凤形公司等一批全国同行业“冠军”企业,创造了“零资源”工业化的典型。太阳禽业、五星集团、詹氏食品等一批规模较大、市场广阔的农林企业跻身于国家和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了山区经济与都市经济的优势互补。三是逐步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随着乡镇工业和农林经济的蓬勃发展,大批农民转变为工人,农民收入显著提高,从而逐步缩小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2008年,宁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05元,比2000年增加了4298元。其中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近60%,来自农林产业的收入达到2600元左右,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4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0年的48%下降到2008年的41.3%。四是逐步缩小了城乡之间的“观念差”。通过工业的吸纳和城镇化的带动,大批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化,一批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加上对农民培训教育力度的不断加大,形成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合作”的新型农民,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现代文明的发展和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总结和分析以上成绩的取得,宁国的基本经验就是正确坚持了统筹城乡发展这条道路。特别是近年来,宁国市围绕统筹城乡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小城市为方向,以创新、创业、创优为动力,以提高效能、效益、效率为抓手,以建设安徽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为载体,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大和谐发展战略,步入了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期,迈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步伐。宁国市的主要做法是:一、倾力构建统筹载体(一)强化龙头,举全市之力建设经济开发区。宁国经济开发区起步于九十年代,2002年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当时的总体规划面积为6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面积1.37平方公里。2002年实现区内生产总值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专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