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患儿的口腔及心理护理毕业论文.doc

手足口病患儿的口腔及心理护理毕业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实践报告 题目:手足口病患儿的口腔及心理 护理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毕业专题 √ 类型: 指导老师: 李敏 王艳 分 院: 医学院 班 级:护理1031班 护理1036班 学 号:1026053139 1026053644 1026053602 姓 名:杨文文 杨倩 谭美丹 2013年 4 月 3 日 手足口病患儿的口腔及心理护理 护理1031班、1036班 杨文文 杨倩 谭美丹 学号:1026053139 1026053644 1026053602 【摘要】 近几年来随着流行病的发展趋势,手足口病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婴幼儿的健康日常。由于患病期间患儿的拒食和哭闹不止使家长感到无奈和求助心理急迫,使得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加重,康复治疗计划延长。本文意在重点通过对手足口病患儿的口腔护理和一定程度上对患儿心理指导,使患儿口腔黏膜疼痛减轻,恢复或增加食欲,改善体质,哭闹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发生次数,使具有一定意识状态的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日常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减少住院天数,早日康复。 【关键词】 手足口病;口腔护理;心理护理 目 录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和主要护理则…………………………5 1.1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5 1.2手足口病的主要护理原则……………………………………6 第二章 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护理重要性………………………………6 2.1 口腔菌群失调对口腔的影响…………………………………6 2.2 患儿口腔炎的严重程度辨别…………………………………7 2.3 口腔护理………………………………………………………7 手足口病患儿的心理疏导……………………………………8 总结……………………………………………………………9 随着我国的计划生育不断落实,近年来我国的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孩子这个话题越来越受人们所关注。其中婴幼儿的健康更为关键。随着流行病的频发,由于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复杂、传染性大、传播快,在外界环境中病毒能长期存活等特点使其成为严重威胁患儿的疾病,使众多父母几乎是谈“手足口”色变。手足口病主要是由柯萨其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手部和口腔的水疱为特征,在婴幼儿中极易传染[1] 主要症状:手、足、口腔部位等出现斑丘疹,疱疹,其中症状较为严重可出现并发症例如脑膜炎,脑脊髓炎,脑炎,肺水肿,心肌炎等。主要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密切接触,公共用物(儿童玩具)等。通过对患儿口腔的悉心护理及心理指导,促进治愈效果,早日康复出院。 1.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和主要护理原则 1.1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主要以发热,皮疹,口腔炎,淋巴结肿大为主,少数患儿在病程中会出现食欲不振,拒食,烦躁,咳嗽,腹泻等症状。 1.1.1手足口病的临床口腔表现 多数患儿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其表面可见到黏膜疹,为粟米大小的红色斑疹或疱疹,疹的周围有红晕,部分疱疹破溃形成小溃疡,患儿自觉疼痛导致使吞咽困难及流延[2] 。严重者出现口唇疱疹,口腔黏膜损害,牙龈不同程度的肿胀,舌尖溃烂,出现进食疼痛、拒绝进食,影响营养的摄入,延长疾病的康复时间。 1.1.2手足口病患儿的心理状态 多数患儿对医院往往容易产生恐惧和拒绝的心理,加上手足口皮疹、疱疹的刺激,在住院期间常常哭闹不安,抗拒医务人员的治疗,不能很好的去配合相关治疗措施,甚至导致家长在愤怒中打骂患儿从而使患儿更加反抗,延长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和康复时间。 1.2手足口病的主要护理原则 消毒隔离:避免患儿出入公共场所和避免接触公共用物,患儿日常的玩具须彻底消毒,病房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空气湿度适宜,每日进行空气消毒。 饮食调整:给予患儿清淡,温性,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患儿的口腔出现溃疡,则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饮食,忌辛辣,冰冷等刺激性的食物。 发热护理:受疾病影响,患儿一般会出现低热或中度热,无须特殊处理,嘱患儿多喝温水。如体温超过38.5度,可遵医嘱服药退热。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患儿的不适(呕吐或面色苍白等表现),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心理护

文档评论(0)

嫣雨流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