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道而行——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舟船”文化意象阐解.pdfVIP

载道而行——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舟船”文化意象阐解.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 从文化角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是目前学术界的一大热点,但是,在笔者 有限的阅读范围之内, 却较少发现以深入发掘文化意象为关注角度探讨 20世纪 中国文学的专著与论文,因此,本论文试图以此为着眼点,选择 20 世纪有代表 性的四位作家代表作品中的“舟船”文化意象,结合作家文化心理的复杂性, 探察四作家的文化观与他们对 20 世纪中国文化自尊的艰难寻找。 本论文主体由四章组成。 第一章论述乡土文学作家王统照的短篇小说 《沉船》 。 《沉船》对外国小火 轮贪利超载、沉没灾民的事实表示了抗议,描述了当时历史境遇下西方文化在 中国的快速渗透,表达了作者对民族文化自尊失落的一种切肤之痛。 第二章用对比的研究方法,比较沈从文和钱钟书这两位现代文学大师的两 部名著 《边城》与 《围城》, 《边城》表达了作者舍利取义的文化观。 《围城》中 的“欲望之船”是另一座精神“围城” 。 第三章论述张炜的小说 《古船》,贯穿作品始终的是 “古船”这一复杂的文 化意象,它在文中是“缺席的在场”,承载着多重复杂的价值:一是对心灵自由 的渴望;二是理想与救赎的象征;三则代表了中华古文明。 论文第四章以具体文本为例,对王统照、沈从文、钱钟书、张炜四作家的 文化心态作了分析比较。20 世纪是中华民族经历激烈动荡与变革的世纪, 从 《沉 船》到《古船》显示了一条文化自尊的艰难找寻之路。 关键词:舟船 文化意象 王统照 沈从文 钱钟书 张炜 文化自尊 II  Abstract  It was an hot academic point that studied on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from the view of culture, while, little attention had paid to the aspect of the culture  image.There were few work or thesis studied on that field at 20 century in writer’s  limited reading scope. Therefore,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cultural imagery “Boat”  in  representative works:Wang Tongzhao’s Sank Ship  ,Shen  Congwen’s Remote  Village ,Qian Zhongshu’s Besieged City and Zhang Wei’s Old Boat , linked up with  complicated cultural psychology of writers, attempted to elaborate the writers’ ideas  on culture and the found course of Chinese cultural self­esteemat 20 century  The paper had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d novel Sank Ship by Wang Tongzhao, expressed the protest  on  the  fact  that  a  small  foreign  ship  wanted  to  seek  more  interests  and  overloaded ,lead to shipwrecks and the victims sank.  The second part contrasted the famous works Remot  Village with Besieged City,  displayed that “The boat of desire ” in Besieged City was another “ besieged city” of  spirit.  The third part expounded into Zhang Weis novel Old Boat , t

文档评论(0)

taiyang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