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高级试验指导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工程高级实验》 实 验 指 导 书 柴天、傅海燕、叶茜 编 写 适用专业: 环境工程 厦门理工学环境工程系(部) 2010 年 3 月 第一部分:水污染控制工程 前 言 本课程是我院专业的核心课程 -- 《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实验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水质净化、水污染控制工程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实验,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的水质净化和水污染防治的技术原理和方法,加强动手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在先修课程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污水的化学、物理、生物处理方法的原理、工艺流程等,掌握水质净化的基本方法。 ????实验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水处理实验原理及实验设备的结构性能;掌握水处理指标分析方法,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完成一整套的报告分析及实验结论。 ????基本要求:掌握水处理实验原理及应用;了解水处理实验模型的性能结构原理;掌握实验中各技术指标的分析测定程序及实验方法;掌握各种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学会自己动手操作大型实验设备,具备基本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与纪录,实验结果的整理与分析的能力,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动态混凝实验机械反应斜管斜板沉淀 机械反应斜板(斜管)沉淀池示意图 实验装置的组成和规格 池体材质:有机玻璃; 处理水量:100-200L/h; 水力停留时间:1-2h; 斜板倾角:60o, 配套装置有: PVC配水箱1个 2、不锈钢潜水泵1台 3、斜板与斜管1套 4、进水流量计1个 5、配水管阀门1套 6、排水管1套 7、机械反应3组 8、减速电机1台 9、排泥槽与排泥管1套 10、实验台架1个 11、连接的管道、阀门、开关等若干。 设备总体尺寸约:长×宽×高=1200mm×500mm×1650mm 主要检测设备:烘箱、电子分析天平 三、实验步骤 ①用清水注满沉淀池,检查是否漏水,水泵与阀门等是否正常完好。 ②一切正常后,测量原水的pH、温度、浊度,并记录表1中 ③将混凝剂投入絮凝池中,使水出现矾花。 ④打开电源,启动水泵电机,将水样打入机械反应斜板(斜管)沉淀池,并调整流量。流量调整要适当,过大会降低沉淀效果。具体选择视具体废水水质而定。 ⑤待处理毕,手动停机,取样化验,并开泵抽洗内腔。 ⑥测定进出水样悬浮物固体量。悬浮性固体的测定方法如下:首先调烘箱至(105土1)℃,叠好滤纸放入称量瓶中,打开盖子,将称量瓶放入105℃的烘箱烘至恒重。然后将已恒重好的滤纸取出放在玻璃漏斗中,过滤水样,并用蒸馏水冲净,使滤纸上得到全部悬浮性固体,最后将带有滤渣的滤纸移入称量瓶,烘干至恒重。 ⑦悬浮性固体(SS)计算 式中 ω1——称量瓶十滤纸质量,g; ω2——称量瓶十滤纸十悬浮性固体的质量,g; V——水样体积,100mL。 计算不同流速条件下,沉淀物的去除率。设进水悬浮物浓度c0,出水的悬浮物浓度ci,水样的去除率。 定期从污泥斗中排泥 四、实验数据及结果整理 根据测得的进出水SS计算去除率 将实验中测得的各个技术指标填入表1中 表1实验记录表 序号 原水 投药 SS(mg/L) 观察悬浮矾花层变化情况 pH 水温/℃ 流量 (1?h-1) 水力停留时间(h) 名称 投药量(mg/L) 进水 出水 去除率/% 五、思考题 机械反应斜板(斜管)沉淀池与其他沉淀池相比较有什么样的优点? 机械反应斜板(斜管)沉淀池的运行方式是怎样的? 实验三 A2/O法污水处理实验mg/L,磷酸盐(以P计)最高容许排放浓度二级标准是1.0mg/L。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是污水除磷脱氮技术的主流工艺,同常规活性污泥相比,不仅仅能生物去除BOD,而且能去除氮和磷,这对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设备是A2O工艺的教学演示和动态实验设备。通过设备实验希望达到以下目的: 了解A2O工艺的组成,运行操作要点; 确定去除滤高、能量省的运行参数,知道生产运行; 针对一些工业污染源对该工艺运行的冲击,提出准确的判断,避免造成较大的事故; 用设备培训学生、技术人员、操作人员,考核其独立的工作能

文档评论(0)

wpxua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