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 利 学 报
2014年5月 SHUILI XUEBAO 第45卷 第5期
文章编号:0559-9350(2014)05-0626-05
混凝土绝热温升的数值模拟
姚 武,王 伟
(同济大学 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804)
摘要:通过修正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动力学模型(Tomosawa模型,T模型),结合温度变化与水化热的关系,提出了
混凝土绝热温升的增量公式,并应用该增量公式对3种不同初始温度下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
果表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呈现出早期温度迅速增大后期温度保持稳定的趋势,提高初始温度会缩短绝热温升达
到稳定的时间,但不会影响绝热温升的总体变化趋势。增量公式的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说明该增
量公式能有效地模拟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关键词:混凝土;绝热温升;增量公式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ki.slxb.2014.05.014
1 研究背景
[1]
混凝土中水泥水化所放出的热量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混凝土的
热导率较低,使得内部热量不能迅速传递,造成混凝土内外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在受限制的条件
下易引发裂纹,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温度应力是其开裂
[2-3] [4]
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则是温度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研究水泥水化放
热所引起的混凝土绝热温升对于量化热应力和评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有重要意义。一些研究者
[4] [5]
已经提出了有关混凝土绝热温升的经验公式,如全量型表达式和增量型表达式 、三参数双曲线公式 。
也有研究者对初始温度、拌合物性能和矿物掺合料等因素对绝热温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6]。以上这些
研究仅从混凝土绝热温升角度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未从水泥水化角度出发,也未将绝热温升与水泥
的水化反应联系起来。然而不论混凝土的配合比如何变化,其绝热温升始终都是由混凝土中水泥的水
化程度所决定的,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可以直接反映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程度[7]。因此,本文从水泥
水化机理角度出发,基于水泥水化程度,通过水泥水化动力学模型,模拟计算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2 理论模型
[8]
2.1 水泥水化动力学模型 Tomosawa 依据扩散通量及扩散速率的定义推导整个水化过程的动力学
方程(简称T模型),认为水泥的水化反应由3个基本过程所组成,分别为:传质过程、相界面反应过
[9]
程和扩散过程。文献 对T模型进行了补充,认为随着水化程度增大,水化速率降低,使得水分与
未水化水泥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T模型的表达式如下式所示:
3 S S C
( )
dα w 0 w-free 1
= ⋅ (1)
dt (ν+ w )ρ r æ 1 r0 ö r0 -13 1 -2 3
g c 0 ç - ÷+ (1- α)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国产海底地震仪研制现状及其在海底结构探测中的应用 Progress of homemade OBS and its application on ocean bottom structure survey.pdf
- 国家地质公园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实例分析.pdf
- 国外含油气盆地硅质岩储集层主要类型及勘探开发特点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ert reservoirs in oversea petroliferous basins.pdf
- 过汶川地震主断裂科学钻WFSD-1反射地震采集方法研究 Acquisition method study of 2D reflection seismic short profile through WFSD-1 in main faults of Wenchuan earthquake.pdf
- 哈萨克斯坦盐下油藏双重介质三维地质建模 3D geological modeling of dual porosity carbonate reservoirs A case from Kenkiyak pre-salt oilfield, Kazakhstan.pdf
- 海底管道局部冲刷数值模拟分析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of local scour around submarine pipeline.pdf
- 海底静力触探贯入速度的前馈补偿控制 Research on control of thrust speed of offshore CPT by feed-forward compensation.pdf
- 海底隧道不良地质体及结构界面的变形控制技术 DEFORMATION CONTROL TECHNIQUES OF UNFAVORABLE GEOLOGIC BODIES AND DISCONTINUOUS SURFACES IN SUBSEA TUNNEL.pdf
- 海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太阳辐射变化成因 Change of the solar radiation and its causes in the Haihe River Basin and surrounding areas.pdf
-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贝西地区南屯组层序地层特征 Sequence Stratigraph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Nantun Formation in the Western Area of Beier Depression, Hailaer Basin.pdf
- 火成岩中网状裂缝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Dual Laterolog for Net-Fractured Igneous Reservoir.pdf
- 火山活动的周期性及其在若干气候要素中的反映 The periodicity of volcano activity and its reflection in some climate factors.pdf
- 火山岩地震屏蔽层的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成像 Converted-wave pre-stack time migration in volcanic area.pdf
- 火山岩气藏早期开发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Early-stag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volcanic gas reservoirs and its controlling factors.pdf
- 火灾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损伤机制 Damage Mechanism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s in Fire.pdf
- 机械压汽蒸馏海水淡化系统的可用能分析 EXERGY ANALYSIS OF A EXPERIMENTAL MECHANIC VAPOR COMPRESSION DISTILLATION SYSTEM.pdf
- 鸡尾山高速远程滑坡运动过程PFC3D模拟 MOVEMENT PROCESS SIMULATION OF HIGH-SPEED LONG-DISTANCE JIWEISHAN LANDSLIDE WITH PFC3D.pdf
- 激光参数对纳米金靶向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Influence of Laser Parameters on Permeability of Gold Nanaoparticles Targeting Cells.pdf
- 激光原型装置KBA-X射线显微镜网格测试 Testing experiment of KBA X-ray microscope in laser prototype facility using Ni-grids.pdf
- 吉林东南部晚中生代中酸性火山作用成因的地球化学制约 Geochemical constraints on petrogenesis of Late Mesozoic intermediate-felsic volcanic rocks from the southeastern Jilin Province,NE China.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