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力发展概论报告姓名:XXX 学号:XXXX 班级:XXXXXX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史,是一部艰难创业史,是中国工业发展的缩影。从1879年电力在我国第一次应用到1949年建国前,是中国电力工业发展最艰难的时期。19世纪后期,电力开始广泛运用于生产实际,许多国家开始开办电厂发电。世界上的第一座发电厂于1875年在法国诞生,4年后的1879年4月11日,我国上海市虹口的一家外商仓库里一台10马力引擎发电机试运转成功。一个月后,曾任美国第十八任总统的兰格特将军(U.S.Grant,1822~1885)到我国访问,5月17、18日,在上海黄浦江外滩的欢迎会上就用这台发电机发电,使弧光灯放射出耀眼的光亮,被人们称为“奇异的灯”,“奇异的自来月”。这是电力在我国土地上的第一次应用。1882年,英国商人戴斯(C.M.Dyce)、洛(G.E.Low)和韦特莫尔(W.S.Wetmore)三人投资5万两白银在上海乍浦路老同孚洋行住房后面的仓库里创办了上海电光公司(Shanghai Electric Company)。该电厂发电设备容量为12kW,锅炉、蒸汽机、发电机等设备均从美国订购,同年7月26日正式发电供电。上海电光公司的成立,标示着中国电力工业的诞生。由我国自己创办的电灯厂,最早出现于清朝宫廷。1888年,慈禧太后退居休养,修葺西苑(今中南海),同时装设电灯,并成立了西苑电灯公所。所用发电设备都是从丹麦祁罗弗洋行购买,容量不超过20马力(约15kW)。该电灯厂于1888年12月安装完毕并开始发电。1891年,清政府在修缮颐和园时,又从德国购进了一台蒸汽机带动的20马力发电机组,安装在颐和园东南角。1890年,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批准华侨商人黄秉常在广州试办广州电灯厂,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民族资本电灯公司,标志着我国民族电力工业的诞生。1901年,宁波电灯厂建成,1902年,江苏奉贤郑恒昌电灯厂、汉口既济水电厂等相继成立。自此,中国电力工业迅速发展,到辛亥革命前夕,11年内在宁波、汉口、重庆、北京、上海、福州、杭州等通商口岸城市相继建设了电厂。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后,从1911年到1937年,在这前后历时25年的时间里,由于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我国民族电力工业有了较快发展,到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936年,全国发电容量为128.5万KWh、年发电量38亿KWh,居世界第十四位。在这一时期的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都借鉴了美国的经验,在电力业务行政和工程技术管理等方面建立了一些法律法规,比如《民营公用事业监督条例》、《电气事业条例》、《电气事业注册规则》等。在这一时期,原来的外商独资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的电力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分布在上海(2个)、九龙(1个)、汉口(3个)和天津(4个),共计10个电厂,投资总额达1.88亿元,总发电量达到95.15万KWh。然而,这一时期的电力是外资占有优势。据统计,外资电厂在数量上只占全国电厂总数的2%,但其设备容量却占了44%,发电量更是占全国总发电量的55%,这说明,尽管这一时期我国的民族电力工业发展迅猛,但有一半控制在外资手里。在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电力企业主要有:上海电力公司、上海法商电车电灯公司、天津比商电车电灯公司、北平华商电灯公司、上海闸北水电公司、上海华商电气公司、广州电力公司等。从1937年至1949年,在此期间,中国经历了八年抗战和随后的三年内战,战火纷飞,不仅使电力工业发展缓慢,原来的电厂、设备也受到了大面积的破坏。因此,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力工业进入了大幅度消长时期。“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东北的沦陷,整个东北三省22万kW的发电设备也全部归日本经营、支配。此后随着国土的大规模沦陷,大批的电力设备、工厂被日寇占据。国民党政府于1938年在经济部下成立资源委员会,管理电业。他们一方面将汉口、沙市、宜昌、长沙、湘潭、常德等地的约25740KW发电设备内迁,另一方面则投资兴建新厂。从1940年以后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止,国民党在自己统治的大后方,筹建了19个单位27个电厂,总计新增发电设备容量为27899KW。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全国装机容量仅294万KW,其中东北三省180万KW,占61.22%。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49年底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只有184.86万KW,全年发电量43.1亿KWh,分别排在世界第二十一位和二十五位。1949年建国后,电力工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自身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总体来说,新中国成立至今的电力工业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电力工业的恢复发展(1949~1978年)从1950年开始,电力工业恢复工作。“一五”时期,随着供电范围的扩大和送变电工程的建设,各地的高压电力网开始有了发展。“一五”期间,国家计划电力系统投资为27.35亿元,实际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