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第40卷 第 1期
264 Sichuan BuildingScience 2014年 2月
成都藏族聚居区空间特点研究
田 凯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摘 要:以成都武侯区藏族聚居区为例,分析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空间特点及形成发展过程,并探讨如何在城市快速
发展中对其进行有效的合理利用及创造性的改造,使之在保留空间特点的同时,进一步融入城市的结构体系。
关键词: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空间特点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1933(2014)01~264—04
O 引 言
城市中的少数民族聚落区常常因其特有的组织
元素、空间结构和环境体系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步从城市传统的连续状态中独立出来,例如成都武 浆洗街少数民族流动人几数量示意图 (单位 :万人次)
侯祠藏族聚居区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的城市空间。 图l 武侯区藏族聚居区浆洗街少数民族
1 武侯 区藏族聚居区的历史形成及 流动人 口示意
其原 因
藏及其附近番僧入贡路线必须以四川为主。大量的
武侯区浆洗街片区的藏族聚居区是成都最为典 贡使往来,加上茶马贸易,使川藏道成为繁忙的藏族
一一I 一
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是 目前国内除藏区以外,藏族 驮运货物至京的通道,川藏线的终端——南门武侯
人 口流动最大的地区(图1)。成都在历史上就是内
一l 浆一洗街片区更成为了藏区进入繁华中原的重要起
盟.1_■t|_l一
地通往藏区的重要门户,也是靠藏区最近的内地繁 点。
二∞_{ 一
华都市,其与藏区经济文化交往在其城市发展史中 自成都至打箭炉(今康定)去康区,一直以南门
占据重要地位。成都 目前有三处藏族聚居地,分布 为出人 口,清末,在武侯浆洗街片区出入频繁的藏族
在西门、新南门、武侯区浆洗街片区。其他民族聚居 民众为这一地区抹上了令内地人好奇的浓郁的民族
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已默默地融人了现代的城市, 色彩。早在 1905年来成都游历的 日本人就记录了
丧失了辨识度。而武侯片区藏族聚居区仍在发展中 当时皇城南门片区(即今武侯祠片区)的藏族民众
保留着藏族聚居区的特色,由于这几条街上的店铺 出入情形:“西藏人以及巴塘人来成都就是由此路。
经营的商品几乎全是藏族用品,相似于拉萨市的 我在旅居期间见过一次由十余人结成的西藏商队,
“八廓街”,故成都百姓称之为 “成都的八廓街”,成 由南门进来,他们全骑着马。入城时下马,手执缰
为成都藏族群众文化、经济中心,其中的原因也许是 绳,体格与一般中国人相 比,稍微矮小,面带铜色。
多方面的。 服装好像是长袖宽服,携带什么器具,因途中擦肩而
1.1 历史原因 过,来不及仔细看。皇城南门外有巴塘人定居的地
藏区与中央之间的贡赐关系贯穿于明清两代, 点,因此可以想象他们西藏人大概也会以此地为根
以贡赐方式出现的明朝中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