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东部五道沟脉型白钨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流体包裹体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luid Inclusions of Wudaogou Lode Scheelite Deposit in Eastern Yanbian, Jilin Province.pdfVIP

延边东部五道沟脉型白钨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流体包裹体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luid Inclusions of Wudaogou Lode Scheelite Deposit in Eastern Yanbian, Jilin Province.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延边东部五道沟脉型白钨矿矿床 地质特征及流体包裹体 任云生1 鞠楠1赵华雷1 王辉1卢秀全2,吴昌志3 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130061 2.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603队,吉林珲春133300 3.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摘要:延边东部五道沟矿床内的钨矿体主要呈平行脉状赋存于华力西晚期蚀变花岗闪长岩中,与相邻 的杨金沟大型钨矿相比,具有矿脉数量少、单脉厚度大和品位高的特点;矿石中金属矿物以白钨矿为主,呈 团块状、粗粒浸染状、细脉状产于石英脉及碎裂蚀变围岩中,具有热液脉型矿床的矿化特征。主成矿阶段 形成的粗粒白钨矿及石英颗粒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白钨矿颗粒中尚含少量的含CO2三相包裹体。 石英中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介于171.2~268.0℃,热液盐度(w(NaCl)为0.70%~10.74%;白 钨矿中气液两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209.6~253.3℃,热液盐度为1.39%~8.67%;白钨矿中2 个含CO2三相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分别为287.2℃和294.7℃。结合单个包裹体气相组分分析,认为五道 沟白钨矿矿床的成矿流体为中温、低盐度的NaCl-H2O-CO2体系,并含一定数量的N2等气体。该矿床 与杨金沟大型钨矿综合对比表明:两矿床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条件,围岩蚀变、矿石矿物组成、 矿石组构及白钨矿赋存状态等矿化特征基本相同,不同赋矿围岩中含矿构造性质不同应是两矿区钨矿体 形态、产状和规模差异的主控因素。 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矿床成因;五道沟钨矿床;延边地区 P618.67 A 1671-5888(2011)06-1736-09 Ge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FluidInclusionsofWudaogou LodeScheeliteDepositinEasternYanbian,JilinProvince RENYun-sheng JU Nan ZHAOHua-lei WANG Hui LUXiu-quanWUChang-zhi 2011-04-05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085485);吉林大学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200903025);南京大学内 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4-08-11) 任云生(1969-),男,河北滦县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矿床地质学的教学与研究,Tel:0431E- mail:renys@jlu.edu.cn。 量分 流体包裹 长条形、椭 不混溶 包裹 ,伴随 @@[1]时俊峰,张玉生.吉林省珲春杨金沟白钨矿区地质特 征及找矿方向[J].吉林地质,2003,22(3):31-35. SHIJun-feng, ZHANG Yu-sheng. The geologic featuresoftheYangjingouscheeliteminingarea, Hunchun, Jilin Province and direction for ore prospecting[J].JilinGeology,2003,22(3):31-35. @@[2] ZhangYB,WuFY,WildeSA,etal.ZirconU-Pb agesandtectonicimplicationsof ‘EarlyPaleozoic granitoidsatYanbian,JilinProvince,NortheastChina [J].IslandArc,2004,13:484-505. @@[3]彭玉鲸,纪春华,辛玉莲.中俄朝毗邻地区古吉黑造山 带岩石及年代记录[J].地质与资源,2002,11(2):65 -75. PENGYu-jing,JIChun-hua,XINYu-lian.Petrology andgeochronologyofthePaleo-Jilin-Heilongjiang organicbeltintheadjacentarea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