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物性对地震反射系数的相对贡献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seawater physical property to seismic reflection coefficient.pdfVIP

海水物性对地震反射系数的相对贡献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seawater physical property to seismic reflection coefficient.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6卷第6期 地球物理学报 VoL56。No.6 2013年6月 OFGEOPHYSICS CHINESEJOURNAL Jun.,2013 cj220130632. C H DX,eta1.Relativecontributionofseawater toseismicreflectioncoefficient. DongZ,SongB,Wang physicalproperty ChineseJ.Geophys.(inChinese),2013,56(6):2123—2132,doi:10.6038/cj920130632. 海水物性对地震反射系数的相对贡献 董崇志1,宋海斌2,王东晓3,黄兴辉2,拜阳2 1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12 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3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 摘 要地震剖面与海水物性之间的关系是地震海洋学亟待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选取地中海涡旋、各大洋 不同纬度和南海东北部不同月份的三组CTD资料,按海域、季节和深度对法向相对贡献进行计算和分析,并从地 中海涡旋CTD资料中选取典型温盐界面进行非法向相对贡献的研究.结果表明声速和温度的平均法向相对贡献 随着海域、季节和深度呈相似性变化,其变化范围主要由相邻海水团之间的物性差异决定,分别为78%~94%和 74%~98%.声速和温度(密度和盐度)的非法向相对贡献随着入射角的增加而增大(减小).用于反演的叠前地震 数据应尽量包含较宽入射角范围的道集,特别是对于相对贡献较小的密度和盐度.包含小入射角的地震道对提高 反演结果的精度尤为重要.通过对比地中海涡旋的Turner角剖面和相对贡献结果,发现Turner角对相对贡献具有 很好的指示作用,其密度和盐度相对贡献较大的区域对应于Turner角为一45。的双稳定区域与扩散对流区域的边 界附近,在此区域的密度比为零或较小.南北极附近海域的密度比较小,从而导致高纬度站位出现声速和温度相对 贡献偏小的现象.南海东北都冬季表层海水的温度和声速相对贡献偏大则可能是由于黑潮侵入导致海水层温度差 异及密度比变大引起. 关键词 地震海洋学,相对贡献,南海,地中海涡旋 doi:10.603S/q920130632中图分类号P738 收稿日期2012—08-31,2013-05-15收修定稿 Relativecontributionofseawater toseismicreflectioncoefficient physicalproperty DONG Hai—Bin2,WANG UANG Chong—Zhil,SoNG Dong—Xia03,H Yan92 Xing—Hui2,BAI 1 SubmarineGeosciences,Secondinstitute 310012,China Keylaboratoryof ofOceanography,Hangzhou 2 PetroleumResourcesResearch,Instituteand KeyLaboratoryof ofGeologyGeophysics, Chinese 100029,China AcademyofSciences。Beijin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