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全州十佳人才表彰大会的个人发言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在全州十佳人才表彰大会的发言
各位领导:首先,我在这里作个自我介绍。我叫邓祥光,现年43岁,土家族,中共党员,恩施市沙地乡人,现任沙地乡农业技术员。今天,给我这样好的机会,让我发言,我在此谈几点感受。
一、凡是看准了的事,既使是上刀山,也要做下去。
我14岁初中毕业后,回到
家里种田。当时,我们家里很穷,往田里投入也就不多,再加上种植方式粗放,一年的收入总是很少。那时我就发誓,一定要从田里挖出点名堂来。从那时起,我很少出门,赶集、串门、走亲戚,这些事基本不沾边,遇到非去不可的地方,我必须当天返回,无论路程多远,无论时间多晚,我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看科技书和作笔记上,用在观察庄稼的长势上。周围的邻居都说我怪,种田就种田,书里头难道长得出苞谷、洋芋来?家里的人对我也不太理解,我一度成为当地的“怪人”。
凭着我在科技书中学得的常识,我开始了对马铃薯传统种植方式的挑战。当地的人种植马铃薯每窝播3个种薯,长出的苗又多又细,影响了正常的生长发育,争肥现象严重,产量低,大薯少。我先是试着把3个种薯改播为2个种薯,最后只播1个种薯,我发现,这样还是存在有的苗多,有的苗少,甚至还有空白窝的现象,生长很不整齐,要保证产量,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控制马铃薯苗芽数。1989年,我选了1亩地进行马铃薯育芽带薯移栽实验,这种想法是我从苞谷营养钵育苗移载技术中受到的启发。这年,由于育芽时间太迟,又没有掌握好最佳移载时间,当年的产量与直接播种没有多大差异。但我没有放弃继续试验,1990年,我说服家里人,在自家的2.5亩地里全部实行了育芽带薯移载。在育芽期间,我饭也吃不好,觉都睡不着,整天围着苗厢转,对长出的芽苗,我就象看护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我终于成功了,产量每亩增长了50,个个大得像红苕!当地村民们看见后,说:“真是神了”!
至此,我为改良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已苦苦奋斗了7年多。值得欣慰的是,我的这项技术,受到了时任恩施自治州副州长、农业技术高级专家刘建武,全国马铃薯专家、天池山农科所研究员刘介民和州农学会,州、市农业局等单位的领导及专业技术员的高度肯定,并在全州大面积推广。专家们估计说这项技术普及之后,仅洋芋一项全州可年增主粮1亿公斤以上,节约种薯0.5亿公斤。
我不仅是对马铃薯潜心探索,对烟叶、魔芋,我同样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取得了成功。80年代种植白肋烟,周围的烟农每亩都要栽上2000多株,这样,产量不高,质量也不好,卖不上好价钱,我改变种植方式,每亩只栽1200株,结果产量达到250公斤每亩,质量也高,卖的价格也好。1988年,全乡烟叶栽培技术现场会在我的大田召开,并把“密栽技术变稀栽技术”在全乡进行推广。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是我的座佑铭,只要是自己看准了的事,无论花多大代价,付出多少艰辛,都要做下去,持之以恒,就能成功。
二、自己富了,身边的人跟着富,是我最大的快乐。
从我开始依靠科技种田后,我家渐渐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年收入逐年递增,特别是烟叶种植,给我家增加了可观的现金收入。周围的乡亲们开始认可我了,说这个种田娃真不错!自那以后,每天都有到我家取“经”的人,我都非常热情地接待他们,对他们的求教,我非常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对关键环节,我还要重复好几便。对路程特别远的人,我还为他们提供食宿。有人笑我说,你们家成了免费招待所了,这种话,我感到非常亲切,这证明我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得到了社会的认同。1998年,我一共接待了1000多人次的求“经”者。
1996年秋季,我应聘当上了沙地乡教育站既不占编又不领补助的劳技课教师,负责沙地乡两所中学实验点的技术指导,培训全乡的农技课教师,每年有3500名小学生直接接受我的实用新型种植技术讲座。
我的左邻右舍由于采用新型种植技术开始富起来了,有的还拿“东西”来感谢我。我对他们说:我们一起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是我最大的快乐,没有白活一回,是我最大的满足!
三、荣誉不是我的终点,而是推动我走向成功的起点。
1996年12月,恩施州人民政府下文通报表彰我在粮食生产中作出的突出贡献,授予我“优秀农民技术员”的称号,1997年1月,我又被评为恩施市特等劳动模范,并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同年2月,新华社专题播发了我的事迹,我这个土家青年的名字,还传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著名学府和科研单位,他们还多次写信和我联系。1998年12月,我被评为恩施市“十佳杰出青年”。
这些荣誉,给了我不懈追求的信心。荣誉不是我的终点,而是推动我走向成功的起点。党和政府给我这样高的荣誉,并在政治上给我待遇,使我这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成了一名国家干部,我深知任重而道远。
魔芋是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物理公式汇总(详细版 可高清放大).pdf VIP
- 义务教育版信息科技六年级全一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上下册.doc
- 北京市财政评审中心评审报告基本格式及内容.doc VIP
- USCAR培训教程分析.ppt VIP
- 汽车座椅ABC基础知识简介 (江森延锋).pdf VIP
- 重症肺炎合并ARDS个案护理 2PPT课件.pptx VIP
- 单采血浆站技术操作规程试题一类.docx VIP
- 企业风险管理—战略与绩效整合(2017中文版).pdf VIP
- 2025湖南郴州市苏仙区面向本区应届公费定向培养师范毕业生招聘教师174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第3章企业清洁生产的实施.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