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内外医疗器械实用维修手册》X射线机系列.pdfVIP

《最新国内外医疗器械实用维修手册》X射线机系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二篇 X 射线机系列 第二篇 X射线机系列 第一章 基本理论 第一节 概 述 自从1895 年伦琴发现 X 射线以来,首先应用于医学领域的是拍摄透视骨像,然后逐步 从外科领域过渡到内科领域,使 X 线的应用范围扩展到那些对比度较差(吸收差较小)的 组织系统,其发展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气体X 光管和感应圈时代(1895~1916); (2 )热电子X 线管、变压器式高压发生器的实用化时代(1916~1925); (3 )防电击、防散射X 线装置的实用化时代(1925~1945); (4 )高条件、大容量、控制技术现代化时代(1945 至今)。 50 年代初 X 线影像增强器的出现,使诊断 X 线机的性能和应用范围有了一个新的跃进, 最引人注目的是 X 线电视、录像和间接动态摄影,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动态检查、影像 再现等问题,并使操作简单化,X 线防护更好,机械运动更灵活、更安全,从而为现代医学 技术发展提供了日益完善的诊断手段。 60 年代初,电子技术急速发展,特别是 70 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渗透到各 行各业,诊断 X 线技术和设备发生了更深刻的变化。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X-CT )的出现, 是 X 线机诊断技术的一个重要突破,从而使 X 线诊断学向包括 CT 图像、内照射图像、热 像超声图像的综合诊断学过渡。这样,X 线机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机电产品,而已经发展成为 一个多学科应用的综合性医用工程设备。 由于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对 X 线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概括起来主要 有三个方面:提高 X 线图像质量;降低对医生和受检者的 X 线照射量;实现操作和诊断自 动化。因此,现代 X 线机的设计和制造,除自身经济上和工艺上的考虑外,大都是按上述 要求方向进行改进的。 (一)提高X 线图像质量 1 .高压发生装置中频化 高压发生装置由工频(50Hz )变压器式结构改为中频式或高 频(200Hz~18kHz)逆变器式。这将在以下各方面显示其优点: (1)X 射线频谱单色化:即提高了 X 射线质的平均强度(半价层)或感光有效成分。 由于中频机kV 脉动量小,它提供的 X 射线质量与三相十二峰相当,因此皮肤剂量低,曝光 时间短,图像质量高。 (2 )X 射线输出稳定:中频机一般采用桥式串联逆变电路,因而可以通过调频而获得 不同的 kV 值,同时达到自动稳定 kV ,且不存在kV 和空间电荷补偿问题。 (3 )实现了结构小型化:按照E/ (f ·n ·A ):常数的规律,要得到同样电压E ,如果 频率 f 增加若干倍,则圈数 n 和截面积 A 的乘积就可以减少若干倍。 - 21 - 《最新国内外医疗器械实用维修手册》 (4 )有利于向智能化发展:中频机已经全部电子化,很容易引进微机技术。微机的应 用将使 X 线机的性能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为 X 线技术数字化创造了条件。 2 .采用特殊造影方法 为适应不断提高图像质量,出现了一系列特殊造影法(如心血 管造影、小片摄影、乳腺摄影等新技术),开发出了各种型号和规格的旋转阳极X 线管。 3 .采用足够短的曝光时间来减少影像的动态模糊度 为此,需用大功率 X 线管和供电 主机,选用能供给接近直流或矩形脉冲的高压电路;选用动作迅速的无触点开关或高压控制 元件;采用自动曝光装置和降落负载系统,充分利用 X 线管的负载特性以达到进一步缩短 曝光时间的目的。 (二)降低医生和受检者的照射量 (1)选用间接摄影方式、稀土增感层、高敏感胶片。 (2 )采用X 线电视系统或脉冲录像装置以及其它高效能荧光转换器件。 (3 )采用大功率短时间曝光、新型狭缝摄影法等。 (三)实现操作和诊断自动化 (1)采用脉冲透视的摄影条件自动化、智能化。 (2 )采用器官部位选择摄影条件的零钮技术。 (3 )采用遥控诊视床,包括自动透视亮度调节、自动照射野调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