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年探索》YOUTHEXPLORATION2013年第4期 双月刊 ·总第181期
@代 :数字时代的青年
— — 钟表发展与青年研究的文化意象①
[西]卡莱斯 ·费萨 孙明琦 (译) 苏颂兴 (校)
摘要:以青年研究的理论为工具来分析人类社会从古代向信息时代的变迁,与此同时来追溯青
年期的历史与发展。首先从青年期起点的研究出发,通过时钟作类比,分析了沙漏、模拟钟表和数
字表三种计时系统演变所对应的青年进入成年的三种替代模式;再把 目光放向未来,对21世纪初出
现的青年模型提出了多重悖论,并将之命名为 “@代”;最后作为追溯的结语,回顾了包括泰山、彼得
番和银翼杀手在内的这些经历了漫长精神探索过程的银幕形象,对青年人的时间构建做出了诠释。
关键词:@代;数字时代;青年;钟表发展;青年研究;文化意象
中图分类号:GO5;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13)04—0042—11
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中有这样的一段诗文: “就像树叶会发芽会枯萎,人也会走完 自己的
一 生。当森林繁荣茂盛时,树叶有了生命 。它们在春天里生机勃勃地生长,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而当寒冷的秋风来临时,它们黯然凋落。人生也是如此:有人出生,也有人死亡。”正如此诗文所
言,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的一生也好似四季交替,折射着社会的变迁。
一
、 生命时间的构建
我们很难用一般的学术语言,详述社会文化结构历史的演变,比如每个社会由生命周期和一代
代人的关系组成,因为涉及到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概念和价值的深层变化。 这就是为什么对于上述
过程人们更愿意用一些比喻来解释,从动态的图像及其比较中看到现实,如同一部部生动的电影而
不是一张张平面图片。为此 ,笔者用时钟做比喻来帮助理解不同时间、地点的人从青年期进入成人
期的各种机制。钟表用来测量时间的先后顺序 ,但也可 以用来象征生物时间,尤其是社会时间。既
然年龄可以表示 由文化构成的人生阶段,那么,在通过人生某阶段时年龄就或多或少能成为大致的
边界或惯常的通道 ,因此可以把钟表想象为这些边界和通道的象征 。在这个前提下,钟表的演化历
程就能用来说明生命周期的演化历史了。
钟表,可以反映浓缩的历史文明。古埃及人把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并发明了日晷和沙漏 。起
源于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的60进位制数学体系,又把一小时划分为60分钟。到了中世纪,欧洲人发
明了复杂发条驱动的表盘和指针,并不断地去完善。钟表被广泛地工业化生产,则要归功于美国和
瑞士工匠的劳动。20世纪下半叶,以电子回路为基础 的数字手表开始出现 ,并在 日本厂商的推动下
风靡全球。上述三种不同的钟表——沙漏、模拟钟表、数字表,象征着三种文化模式。沙漏从 自然
的或循环的时间概念衍生出来,主导工业革命前的社会;模拟钟表源 自线性的或累进的时间概念,
主导工业社会 ;数字表基于虚拟和相对的时间,出现于后工业社会。三种不同钟表能与社会结构形
作者简介:卡莱斯 ·费萨 (CariesFeixaP6mpols),博士,西班牙莱里达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国际社会学@~ig34N究委员会
(ISA一34)副主席 (负责欧洲地区的研究),罗马大学、墨西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客座研究员和青年研究
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青年文化、体育、口述历史和暴力现象。
译者简介:孙明琦,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为 自由职业者,主要从事翻译工作。
校者简介:苏颂兴,上海东亚研究所研究员。
42
@代:数字时代的青年
成和发展的三种不同方式相联。
1970年,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 ·米德 (MargaretMead)在她的经典论文 《文化和承诺》中,
根据代与代之间的交流模式假设了一个个象征性的文化模式:后喻文化,对应于早期社会和小宗教
派系或思想团体,遵循 “年轻人基本上向年长者学习”,时间是反复的,社会变化是缓慢的;并喻
文化,对应于大国文明,遵循 “年轻人和成年人都向同辈学习”,时间变得开放起来,社会变化加
快;前喻文化, (直到米德写该论文时才刚出现)遵循 “成年人也向年轻人学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香港国际印刷及包装展圆满闭幕.pdf
- 2014,又一个厄尔尼诺年?.pdf
- 2015年中国主宰世界500强?.pdf
- 2017年全球3D打印市场需求将达50亿美元.pdf
- 2018年全球UV喷墨印刷市场规模将达159亿美元.pdf
- 2018年全球安全印刷市场产值将达353亿美元.pdf
- 2018年全球工业印刷市场产值将超过1030亿美元.pdf
- 20世纪30年代新桂系报业发展述评.pdf
-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的退赔工作述论.pdf
- 20世纪中国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塑造略述.pdf
- 2024计算机操作员预测复习含答案详解(基础题).docx
- 2024年计算机操作员模拟题库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会计硕士经典例题及一套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计算机操作员检测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docx
- 2024计算机操作员高频难、易错点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docx
- 2024年计算机操作员高频难、易错点题及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docx
- 2024年会计硕士考前冲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docx
- 2024-2025学年度计算机操作员考前冲刺练习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docx
- 2024-2025学年计算机操作员每日一练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docx
- 2024年计算机操作员每日一练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夺冠】.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