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 复旦版《大学语文》课件.ppt

23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 复旦版《大学语文》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 冯友兰 古代有关碑文文体的论说 碑文,指刻于石碑上的志传文辞,亦称碑记、碑铭、碑志、碑版、碑表、碑碣、碑榜、碑颂等。《后汉书·祢衡传》:“黄祖长子射,为章陵太守,尤善于衡。当与衡俱游,共读蔡邕所作碑文。”《南齐书·庾杲之传》:“杲之历在上府,以文学见过。上造崇虚馆,使为碑文。”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诔碑》:“碑者,埤也;上古帝皇,纪号封禅,树石碑岳,故曰碑也。夫属碑之体,资乎史才,其序则传,其文则铭。标序盛德,必见清风之华;昭纪鸿懿,必则峻伟之烈:此碑之制也。”明吴讷《文章辨体》:“碑, 《说文》注云:‘古宗庙立碑系牲,后人因于上纪功德。是则宫室之碑,所以识日影;而宗庙则以系牲也。秦汉以来,始谓刻石曰碑,其盖始于李斯一峰山之刻耳。……至《唐文粹》、《宋文鉴》,则凡祠庙等碑与神道墓碑,各为一类。”明徐师曾《文体明辨》:“碑文,后汉以来,作者渐盛,故有山川之碑,有城池之碑,有宫室之碑,有桥道之碑,有坛井之碑,有神庙之碑,有家庙之碑,有古迹之碑,有风土之碑,有灾祥之碑,有功德之碑……故碑实铭器,铭实碑文,其序则传,其文则铭,此碑之体也。又碑之体主于叙事,其后渐以议论杂之,则非也。”古代著名碑文如秦始皇《泰山刻石》、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等。 碑文为碑上文字之总称,狭义之“碑铭”则指碑文结末部分的有韵文字。铭,本指刻或铸于器物、金石上的文字;碑铭,则为碑文之别称,或为碑文中结束部分。通常有韵。明吴讷《文章辨体》:“铭者,名也,名其器物以自警也。《汉书·艺文志》称道家有《黄帝铭》六篇,然亡其辞。独《大学》所载成汤《盘铭》九字,发明日新之义甚切。适周武王,则凡几、布奡觞豆之属,无不勒铭以致戒警。厥后又有人称述先人之德善劳烈为铭者,如春秋时孔悝《鼎铭》是也。又有以山川、宫室、门关为铭者,若汉班孟坚之《燕然山》,则旌征伐之功;晋张孟阳之《剑阁》,则戒殊俗之僭叛,其取义又各不同也。传曰:‘作器能铭,可以为大夫。陆士衡云:‘铭贵博约而温润。斯盖得之矣。”清王兆芳《文体通释》:“铭者,名之题勒者也。主于励扬功德,名正词实。”则其用或为警戒后人,或为歌颂功德,以及单纯为纪念。 作者简介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著名哲学家,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其哲学作品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 哲学贡献 1923年夏,冯友兰以《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又名《天人损益论》)顺利通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答辩,获哲学博士学位。是年秋回国后,沿博士论文方向写成《一种人生观》。1924年又写成《人生哲学》,作为高中教材之用,在这本书中,冯友兰确立了其新实在主义的哲学信仰,并开始把新实在主义同程朱理学结合起来。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冯友兰讲授中国哲学史,分别于1931年、1934年完成《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后作为大学教材,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创立新理学思想体系 从1939年到1946年7年间冯友兰连续出版了六本书,称为“贞元之际所著书”:《新理学》(1937)、《新世训》(1940)、《新事论》(1940)、《新原人》(1942)、《新原道》(1945)、《新知言》(1946)。通过“贞元六书”,冯友兰创立了新理学思想体系,使他成为中国当时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冯友兰学术思想的转型期。新中国成立后,冯友兰放弃其新理学体系,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哲学史。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二册、《中国哲学史论文集》、《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四十年的回顾》和七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等书。 编辑本段人物小传 人生境界说 冯友兰认为人生境界有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人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人生的境界》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介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